:::
共 69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如釋重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魯國的國君昭公,是襄公的庶子,年紀輕輕的就即位了,但卻整天嬉戲無度,沒有把心思放在國事的治理上,昏庸無能。魯國的實際權力,掌握在魯公的家族三桓(季孫氏、叔孫氏、孟孫氏)手中,其中又以季孫氏的權力最大。昭公二十五年時,三桓聯合出兵攻伐昭公,昭公逃奔到齊國。後來又到了晉國,晉君把他安置在乾侯這個地方,一直到三十二年死亡,魯國幾乎七年沒有國君。當初昭公在出走時,先居於鄆城,仍然不能改德修行,使得鄆城上下的人也都因此潰亂。因此《穀梁傳》形容昭公離開鄆城出奔到晉國,對鄆城的人民來說,好像放下了一個沉重的負擔一樣。後來「如釋重負」被用來形容像放下重擔那樣輕鬆,亦用來比喻責任已盡,身心輕鬆愉快。
|
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建國契丹地區的漢人,少數避難而來者之外,大都多是耶律阿保機的戰利品,漢人的生產成果也幾乎由他獨自掌握。因此,耶律阿保機雖然只是一部酋長,實力已超越了其他七部。漢人認為君主應該掌握大權,君位應該子孫世襲,這些觀念也影響了耶律阿保機,使他的作風有異於傳統領袖,也破壞了部落聯盟的慣例,招致很大的不滿。他在妻子的策劃下,邀集七部酋長,陳設豐盛酒筵,趁大家開懷暢飲之際,出動伏兵,將客人全部殺死。耶律阿保機的雄厚實力足以壓制反對者,他也就在漢人的協助下,建...
|
瞭若指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能說出禘禮的確實情況,那他就是個知禮的人,如此,則對於治理天下的方法,就像對自己手掌般清楚而且易於掌握。後來「暸如指掌」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對事情的狀況了解得非常清楚。
|
任勞任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ㄙㄜˋ。播種與收穀。為農事的總稱。 2、「任怨」:《漢書.卷九三.佞幸傳.石顯》顯內自知擅權事柄在掌握,恐天子一旦納用左右耳目,有以間己,乃時歸誠,取一信以為驗。顯嘗使至諸官有所徵發,顯先自白,恐後漏盡宮門閉,請使詔吏開門。上許之。顯故投夜還,稱詔開門入。後果有上書告顯顓命矯詔開宮門,天子聞之,笑以其書示顯。顯1>因泣曰:「陛下過私小臣,屬任以事,群下無不嫉妒欲陷害臣者,事類如此非一,唯獨明主知之。愚臣微賤,誠不能以一軀稱快萬眾,任天下之怨,臣願歸樞機職,受後宮2>掃除之役,死無所恨,唯陛下哀憐財3>幸,以此全活小臣。」天子以為然而憐之,數勞勉顯,加厚賞賜,賞賜及賂遺訾一萬萬。 〔注解〕
...
|
德懷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得比較一致性的答案時,就可以使用德懷術。在計畫當中,德懷術最適合使用來預測未來教育發展的可能走向,以掌握社會脈動。 實施原則匿名原則:所有參與調查的人員在不受干擾的情形下,自由發表個人的意見。重複原則:不是一次調查就結束,而是由主持人針對相同的對象反覆實施調查。回饋原則:每次調查都將其他人的意見提供給所有受調查者參考,以作為進一步填答的依據。共識原則:主要目的在於獲得專家群的共識,以作為決定的依據,所以德懷術最後一定要到獲得一致的意見為止。 實施步驟 德懷術通常以四回合的問卷調查為主,也可以視實際需要減少或增加。在實施...
|
三思而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季文子是魯國的三家大夫之一,掌握著魯國的實際政權。雖然他地位顯赫,但平時的生活卻十分節儉,據說他的家中沒有人穿錦帛料子的衣服,都只穿布衣;馬廄裡的馬也只餵食草料,不給牠們吃粟米,至於日常生活所使用的器具也都只講求實用,而不重視他們是否精美名貴。因此人們都說季文子是個既廉潔又忠誠的人。季文子的另一個特點,就是做事十分謹慎,往往一件事要想了又想才能決定。季文子死後,有人對此傳述。孔子聽到這件事情之後,就說:「再,斯可矣!」孔子認為季文子小心謹慎固然是優點,但太過小心以致猶豫不決,做事沒有效率,反讓優點變成缺點,所以孔子說:「一件事想兩次就夠了。」後來「三思而行」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謹...
|
膠柱鼓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膠柱鼓瑟」典源作「膠柱調瑟」,出自於文子引用老子的一段話。老子說:如果有人單拿一代的法制,卻要求能歷代適用,以為不能有所不同。這種作法,就好像有人先用膠把瑟的弦柱黏住了,再來演奏它,就無法彈出高低的音調了。事實上,通達道理的人會隨時勢環境變化來通權達變,時代不同,環境不同,所立法制也就不同。上古君王所立法制和今日所以會不同,並非今日故意要去和他們有所不同,而是古今時勢已經改變了。所以後代的君王不應一味依循古有的法制,而是要去學習古代君王因應時代需求的立法觀念,掌握這種觀念才能順著新的環境而有所調整變化。後來「膠柱鼓瑟」這句成語就從這裡變出,用來比喻做事拘泥而不知變通。
|
焦點團體訪談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坦承自己的觀點可能有偏見,同時富有高度幽默感3. 能了解討論的議題,並清楚的表達引導討論4. 能掌握團體討論的議題,並有效地引導討論或控制團體互動的情境5. 能運用參與成員熟悉的語言討論議題,並適時地輔以圖形、圖畫,或投影片,來加強團體成員的討論6. 熟悉團體互動的技巧與動力關係(二) 引導團體討論應注意事項主持人面對焦點團體互動與討論過程中,發生的狀況要能適時處理與反應1. 開始階段或遇到冷場時,技巧的催化討論,對受壓抑成員適時的鼓勵,並轉化為對團體的支持或讚許2. 團體成員的個性與社會地位可能會有不同,容易造成團...
|
肝膽相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半渡而擊」的辦法,趁楚軍渡水之時掘開上游的堤防,將楚軍沖得大潰四逃。楚漢對立之時,韓信被封為齊王,掌握大軍,項羽害怕他會效忠劉邦,對抗自己,便派武涉前去說服韓信,希望他能反漢聯楚,三分天下,但遭到韓信拒絕。韓信拒絕了項羽的提議後,他的謀士蒯通認為韓信功高震主,將來天下一旦平定,必有殺身之憂,便勸韓信道:「現在的天下大勢取決於將軍手中,將軍效忠漢王,則漢王獲勝;效忠楚王,則楚王獲勝。我願與將軍以肝膽互相照見,一片赤誠,貢獻我的所有智慧,只怕將軍不能信任我。今日項王一旦敗亡,漢王接下來所要對付的便是將軍。將軍不如保持中立,與兩王三分天下,鼎足而立。這樣一來,不但將軍可保全自身,天下百姓也可免於戰...
|
伯仲之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但他一下筆就沒完沒了,不知節制。」文人常會這樣以自己的長處來攻擊別人的缺點,事實上沒有人是通才,能掌握各種文體,所以每個人各有各的特色,應該要懂得欣賞別人的優點才對。曹丕在文中以稱兄弟排行的「伯仲」,來表示班固與傅毅的文才相當,有如兄弟一般,差距不大。後來「伯仲之間」被用來形容人才能相當,不相上下。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