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06.259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城下之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城下之盟」原意是:敵國軍隊兵臨城下,抵擋不住,被迫與敵人簽訂的和約。《左傳.桓公十二年》有一段記載:春秋時期,勢力強大的楚國常併吞周圍小國,藉以擴張自己的勢力。桓公十二年,楚王派兵攻打絞國,楚軍在絞國南門外駐守,但絞國人堅決不出城門,所以一時之間無法攻下。為了誘出絞國人,楚軍故意派不帶武器的人到北門外打柴,絞國人果然中計,出城抓了三十個楚人回去,第二天更加大膽,出城追到山裡去抓打柴的楚國人。沒想到在回程時,中了楚軍的埋伏,打了大敗仗,只有被迫簽下喪權辱國的「城下之盟」。後來「城下之盟」泛指被迫簽訂的屈辱性條約。如《宋史.卷二八一.寇準列傳》:「城下之盟,《春秋》恥之;澶淵之舉,是城下之盟也。...
金城湯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必將嬰城固守,皆為金城湯池,不可攻也」,便是說各城官員都將會圍城堅守,使得各城變成「金城湯池」,難以攻下。另外在漢.應劭《風俗通義》佚文中,有引《孫子》金城湯池之說,不過於《孫子》原書中未見,故置於參考資料。此處「金城湯池」亦是形容城池堅固。「金城湯池」就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個成語,被用來形容堅固險阻的城池。
全軍覆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全軍覆沒」原作「舉軍盡沒」。蠕蠕,即柔然,為古代少數民族之一。初屬拓拔部,為東胡族的苗裔。北魏時,游牧於今鄂爾渾河和土拉河流域,建立政權。北魏世祖拓拔燾在位年間,屢次想北伐滅之。但是當世祖提出此議,朝中大臣幾乎全部反對,認為將會誘引南方劉宋乘隙來伐,恐怕得不償失。但崔浩卻表贊成,他說:「當初劉裕乘後秦內亂率大軍北伐,攻下關洛,並留次子劉義真與大批的精兵鎮守長安,但後來仍被夏主赫連勃勃攻破,軍隊全被消滅,創傷至今尚且未平復,怎麼敢來攻打我們呢?此時正是北伐的良機,可獲一勞永逸的長久之利。」於是世祖大悅,決意北伐。「全軍覆沒」這句成語,就從這裡的「舉軍盡沒」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完全喪失或澈底失敗。
囊中取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如果吳國任用我為宰相,我一定能夠順利地完成統一中原的理想。」李穀也說:「假使中國肯用我為宰相,攻下江南就像伸手到袋子裡拿取東西一樣容易。」幾十年後,李穀的計策被後周世宗採用,並且任命他為將領,平定了淮南。而韓熙載到了南唐,雖然受到歷任皇帝重用,但他行為放蕩不檢點,常常帶領妓妾數十人一起飲酒作樂,因此李後主一直沒有用他當宰相,到死都沒什麼作為。後來「探囊取物」這句成語,就從這裡原文「如探囊中物」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事情極容易辦到。
不留餘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還是因為您?」趙王說:「秦國竭力攻打我國,如今收兵必定是因為疲倦的緣故。」虞卿接著說:「秦國不能完全攻下我國,因兵倦而歸。大王您如又將城池奉上,那不是幫助秦國來攻打自己嗎?如果以後秦國又來攻打,大王您恐怕連自救的力量都沒有了。」樓緩聽後,持相反的意見說:「如果連這六個小城都不願意割讓,難道要等秦國再來攻打,再割讓更多的土地嗎?」趙王聽了問說:「如果我聽你的割地,你能保證秦國將來不會再來攻打嗎?」樓緩也不能保證。話傳到虞卿那裡後,他又再度晉見趙王,並說:「樓緩既不能保證,那割地又有什麼用?現在割讓了六個小城,等到秦國再來攻,又要割地,這樣下去不是自尋死路嗎?只會讓秦國更強,趙國更弱罷了!如果真要...
下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風所吹向的那一方。《莊子.天運》:「蟲雄鳴於上風,雌應於下風,而風化。」《孫子.火攻》:「火發上風,無攻下風。」
陳永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葛亮)」,授予參軍職。之後陳永華一路支持北伐長江、輔佐鄭成功攻打臺灣。(註1)然而世事難料,鄭成功在攻下臺灣一年後便去世。鄭成功去世後,陳永華先後輔佐鄭經、鄭克臧,許多政事都仰賴陳永華規劃主持。永曆28年(1674)鄭經出兵福建時留守臺灣主持政事。鄭經響應三藩之亂西征,經過七年無疾而終,退守臺灣。西征失利後,失去權力的西征派馮錫範、劉國軒等人為了奪回權力,設計排擠陳永華,陳永華被迫辭官退隱,也導致馮、劉後來政變的成功。(註2)同年七月陳永華染上風寒,不久便撒手人寰,鄭氏王朝的朝政也漸趨敗壞。 施行政策 內政陳永華認為由於...
攻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攻下。[例]這座城已經被攻陷了,城裡的人只有投降一途。
破竹之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許多城池,吳軍都督孫歆等人被俘。杜預想要趁勝追擊,但有官員表示反對。他們認為吳國立國已久,一下子很難攻下;而且南方正是雨季,容易河水氾濫,行軍不易;加上天氣炎熱,疫病容易流行。不如暫停進攻,等到冬天再說。但杜預舉出當年樂毅的濟西之戰為例,認為「我軍現在士氣旺盛,如果趁機伐吳,就像用刀劈開竹子一樣,只要劈開前面幾節,下面也會順著刀勢輕易地劈開了」。後來晉軍繼續進攻吳國,果然節節順利,很快地滅了吳國。「勢如破竹」這句成語就從原文中的「譬如破竹」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作戰順利,毫無阻礙;亦用來比喻事情進展順利。
攻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攻下、攻占。如:「攻克城池」。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