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節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限制不使過度。《老殘遊記二編》第八回:「若當真的漫無節制,雖然無罪,身體即要衰弱了。」
泰山壓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東漢廣陵思王劉荊,個性刻薄,常在暗中作亂。漢光武帝駕崩後,荊馬上偽造一封匿名信,要僕役冒充大鴻臚郭況的家奴,送到東海王劉強的住所。這封匿名書信中寫著:「東海王您母后被貶,自己又無罪被廢,如此屈辱,實在令人痛心。現在報仇時機已到,我勸您馬上發兵,合併二國的勢力,帶領百萬士兵,親為主帥,一路擊鼓向前。要像商湯、周武王那樣打敗暴君而取得天下,就像是用巨大的泰山來壓破渺小脆弱的雞蛋,用四匹馬去載鳥毛一樣地輕而易舉,穩操勝算。」東海王劉強看完信後十分震驚,馬上把那位家奴抓起來,連同匿名信一齊交給明帝。明帝發現此信是廣陵思王劉荊為陷害東海王所為,但念在與廣陵思王劉荊為同母兄弟的分上,暫時隱祕不加以追究。後...
楊貴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途經馬嵬驛(今陝西興平市西)時,隨駕禁軍將校一致要求處死楊貴妃和楊國忠。唐玄宗言國忠當誅,然貴妃無罪,本欲赦免楊玉環,無奈禁軍皆認為貴妃乃禍國紅顏,安史之亂乃因貴妃而起,不誅難慰軍心、難振士氣。接受高力士的勸言後,唐玄宗為求自保,不得已賜死楊貴妃。這就是白居易的《長恨歌》中的「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之典故,最終楊貴妃被賜白綾一條,自縊在佛堂的梨樹下《唐國史補》說“玄宗幸蜀,至馬嵬驛,命高力士縊貴妃於佛堂前梨樹下,馬嵬店媼收得錦靿一隻,相傳過客每一借玩,必須百錢,前後獲利極多,媼因至富。”。,時年38歲,而楊...
超群絕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七.書簡四.答安東守約書三○首之四》:「況賢弟未嘗晤接,而才識絕倫逸群,筆則筆,削則削,雖有知我,寧無罪之者哉?」  參考詞語︰絕類離倫注音︰ㄐㄩㄝˊ ㄌㄟˋ ㄌ|ˊ ㄌㄨㄣˊ漢語拼音︰jué lèi lí lún釋義︰猶「超群絕倫」。見「超群絕倫」條。 01.唐.韓愈〈進學解〉:「是二儒者,吐辭為經,舉足為法,絕類離倫,優入聖域。 」  參考詞語︰超類絕倫注音︰ㄔㄠ ㄌㄟˋ ㄐㄩㄝˊ ㄌㄨㄣˊ漢語拼音︰chāo lèi jué lún釋義︰猶「超群絕倫」。見「超群絕倫」條。 01.明.李贄〈答耿司寇書〉:「故使克明即不中舉,即不中進士,即不作大官,亦當為天地間有數奇品,超類絕倫,而可以公...
止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修行者悟道、入道的二個主要方法。止指一種平靜、清楚而不會受到攪亂的心靈狀態;能給心更大的洞識力,是修觀所不可或缺的。觀指對存在的一切物質或精神現象,以無常、苦、空和無我等來觀察事物的本性真實差別。止使心從雜染和內在的障礙中解脫;觀使修行者入聖流並解脫成佛。《六門教授習定論》:「名一二分定者,或時但有寂處而無眾觀;或有眾觀而非寂處;或時俱有,應知即是止觀雙運。」
誅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殺戮。《五代史平話.唐史.卷下》:「文禮妒忌趙舊將,多有無罪遭其誅殺的。」《三國演義》第九回:「布問起情由,從人出首:『胡赤兒謀殺牛輔,奪其金寶。』布怒,即將赤兒誅殺。」
格殺勿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周禮》一書相傳為周公所撰,記載了周代的官制。在該書《秋官.朝士》中提到「凡盜賊軍鄉邑及家人,殺之無罪」,漢代鄭眾解釋這句話的意思說:「如果有盜賊聚眾成軍,來攻打搶劫別人的村舍,殺害別人的家人,這些匪徒假如因此被殺,殺人者無罪。這就好像現行法律,無故侵入他人屋裡、強行登上他人之車、強迫他人犯法,如果因此被人格殺,殺人者無罪。」這就是「格殺無論」的典源,這句成語就是用來指殺凶惡的人不以殺人罪論。
非驢非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書.卷九六.西域傳下》宣帝時,長羅侯常惠使烏孫還,便宜發諸國兵,合五萬人攻龜茲,責以前殺校尉賴丹。龜茲王謝曰:「乃我先王時為貴人姑翼所誤,我無罪。」執姑翼詣惠,惠斬之。……後數來朝賀,樂1>漢衣服制度,歸其國,治宮室,作徼道2>周衛3>,出入傳呼4>,撞鐘鼓,如漢家儀。外國胡人皆曰:「驢非驢,馬非馬,若龜茲王5>,所謂驘6>也。」 〔注解〕 (1) 樂:喜愛、喜好。 (2) 徼道:禁衛森嚴的道路。徼,音ㄐ|ㄠˋ。 (3) 周衛:周密的防衛。 (4) 傳呼:封建時代,君王出行時,由侍衛高呼閒人迴避的一種威儀。 (5) 龜茲王:龜茲國的國王。龜茲,音ㄑ|ㄡ ㄘˊ,漢朝西域國之一。在今...
嗷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擬聲詞:(1)形容哀號聲。《詩經.小雅.鴻雁》:「鴻雁于飛,哀鳴嗷嗷。」宋.歐陽修〈綠竹堂獨飲〉詩:「殘花不共一日看,東風送哭聲嗷嗷。」(2)形容眾口嘈雜聲。《漢書.卷三六.楚元王劉交傳》:「無罪無辜,讒口嗷嗷。」也作「熬熬」。
開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釋放。《書經.多方》漢.孔安國.傳:「開放無罪之人,必無枉無縱,亦能用勸善。」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