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6.228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丘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比喻深遠的意境。宋.黃庭堅〈題子瞻枯木〉詩:「胸中元自有丘壑,故作老木蟠風霜。」《浮生六記.卷四.浪遊記快》:「而觀其或亭或臺,或牆或石,或竹或樹,半隱半露間,使遊人不覺其觸目;此非胸有丘壑者斷難下手。」後亦用以比喻心中有數。《官場現形記》第一一回:「畢竟戴大理胸有丘壑,聽了此言,恍然大悟道:『是了!是了!』」也作「邱壑」。
不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正確、不準確。如:「畢竟是幾十年的老鐘,已經走得不準了。」
思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懷想、想念。《詩經.周南.卷耳.序》:「朝夕思念,至於憂勤也。」《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二:「我心裡一刻不能忘,再如此思念幾時,畢竟要生出病來了。」也作「思憶」。
薑是老的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比喻年長者經驗豐富,見識廣而辦事歷練。如:「俗話說:『薑是老的辣。』他的處世手腕畢竟比後生晚輩高明多了。」
吳市吹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吳光)引見,得以接近吳王僚(吳僚 二、用法如:「這個星期如果再找不著工作,可真要吳市吹簫了!」「他畢竟是個英雄好漢,無論怎樣困窘都不在乎,即使是到了吳市吹簫的地步,也不改變其英雄本色。」 三、1同意字秦瓊賣馬/英雄落難。 三、2反義字一朝發跡/春風得意
一脈相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一個血統或一個派別承傳沿襲下來。《歧路燈》第九二回:「雖分鴻臚、宜賓兩派,畢竟一脈相承,所以一個模樣。」也作「一脈相通」、「一脈相傳」。
聞一知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舉一反三,觸類旁通辨似: 「聞一知十」及「舉一反三」都有學習能力很強的意思。 「聞一知十」側重於推理反應敏捷;「舉一反三」側重於天資聰慧靈敏。 聞一知十 舉一反三 辨似例句 ○ ㄨ ~的天才畢竟是少數,一般人只能靠後天的努力,以勤補拙。 ㄨ ○ 熟讀這本方法論,從此可觸類旁通,~,推求眾理。
終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到底、畢竟。《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九:「欲待再殺申春,終究是女人家,見申春起初走得動,只怕還未甚醉,不敢輕惹他。」《文明小史》第一一回:「怕的是離開洋人,官府就要來捉,躊躇了半天,終究委決不下。」也作「終久」。
洞天福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這些洞天福地究竟是否曾有神仙居住?李冲昭則說:「唯求古來舊記,希窮勝異之事,莫之有者。」可見神仙之說畢竟為虛幻不可確知的,只見歷來所謂之洞天福地皆為清幽秀麗、安樂舒適的地方,故後來「洞天福地」便多被用來形容環境極為優美舒適的名山勝境。
胡思亂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前日先生與廖子晦書云:『道不是有一個物事閃閃爍爍在那裡。』固是如此。但所謂『操則存,舍則忘1>』,畢竟也須有個物事。」曰:「操存只是教你收斂,教那心莫胡思亂想,幾曾捉定有一個物事在裡!」 〔注解〕 (1) 忘:當作「亡」。《孟子.告子上》:「孔子曰:『操則存,舍則亡。』」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