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麋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如群居的麋鹿一樣聚集在一起。如:「示威的群眾已麋集在廣場了。」
揚威耀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示威風,炫耀武力。形容得意誇張的樣子。《京本通俗小說.馮玉梅團圓》:「只因武備久弛,軍無紀律,教他殺賊,一個個膽寒心駭,不戰自走;及至遇著平民,搶虜財帛子女,一般會揚威耀武。」明.顧大典《青衫記》第一二齣:「金鐙齊敲,旗懸太白高。揚威耀武,轉戰敢辭勞?」也作「耀武揚威」。
兩國相爭,不斬來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比喻雙方交惡,不應為難或迫害中間的聯絡人。《三國演義》第四五回:「肅曰:『兩國相爭,不斬來使。』瑜曰:『斬使以示威。』」也作「兩國相爭,不阻來使」、「兩國相爭,不罪來使」、「兩國戰爭,不斬來使」。
雷神進行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首管樂合奏的進行曲。美國作曲家蘇莎(Sousa)所作。在遊行示威活動中,常常被使用。
石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塊狀的石頭。如:「示威群眾以石塊攻擊警察,引發了警民之間的嚴重衝突。」《明史.卷八七.河渠志五》:「皆山岡高阜,多砂礓石塊,極難為工。」
虎頭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舊時衙門前面畫有虎頭形狀的布告木牌,以表示威儀和禁止閒人隨意進出衙門。
來比錫(Leipzig)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看樣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外在形勢所做的粗略判斷。如:「天空烏雲密布,看樣子要下大雨了。」「一早就打噴嚏,看樣子昨晚受涼了。」
六扇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六部或六房的俗稱。古代衙門為顯示威嚴、氣派,多開六扇門。後遂以六扇門代指官府、衙門。
文藝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國八年五月四日,北平各大學學生舉行示威遊行,抗議巴黎和會擅將德國在華權利轉讓予日本。此一愛國運動,後演變為新文化運動。二十八年,國民政府採納中國青年聯合會建議,將五月四日定為青年節,三十三年又改依中國文藝協會建議,將五月四日定為文藝節,另訂青年節為三月二十九日。三十九年五月四日中國文藝協會成立時,正式呈請政府核定是日為「文藝節」。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