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468.753 ms
共 5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示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顯示威力、力量。《左傳.文公七年》:「叛而不討,何以示威。」《三國演義》第四五回:「肅曰:『兩國相爭,不斬來使。』瑜曰:『斬使以示威。』遂斬使者。」
2.結合群眾表示某種意願的集體行動。如:「示威遊行」、「示威運動」。
|
抗議示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抗議示威,自字面上看,抗議是指因事不合理而提出反對意見;示威是表現威力。〔左傳〕有云「叛而不討,何以示威?」今多指利用遊行、聚會或其他形式來反映對某一政治行為、公共事務的反抗力量。自政治學的立場說,抗議示威是壓力團體所進行之政治活動中,對政策不滿所表達的一種手段。美國學者特諾(Ralph H. Turner)認為:抗議行動乃在表達怨憤,是對錯誤或不正義的指控,抗議者無法直接以其自身力量去改善困境,因而用抗議行動吸引其他人對此的注意。另一學者艾辛吉(Peter Eisinger)認為:抗議是種干擾性的集體行動,以供弱勢團體提高其在政治過程中的交涉能力。所以抗議者組成「抗議性團體」,聲明其專門...
|
示威遊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群眾為表示抗議或有所要求,而結成團體,從事遊行。此種遊行通常需要向有關單位申請核准,並循一定的路線遊行。
|
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權勢,能壓服別人的力量。如:「發威」、「示威」。《商君書.去彊》:「刑生力,力生彊,彊生威。」《隋書.卷七○.李密傳》:「且經城不拔,何以示威?」
|
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把事情展現給人看。如:「示範」、「展示」、「示威」。
|
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顯示。《左傳.僖公四年》:「觀兵於東夷。」晉.杜預.注:「觀兵示威。」《呂氏春秋.不苟論.博志》:「上二士者可謂能學矣,可謂無害之矣,此其所以觀後世已。」
|
氣宇軒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沮軍疑眾,二罪也。卓1>受任無功,應召稽留2>,而軒昂自高,三罪也。古之名將,仗鉞臨眾,未有不斷斬以示威者也;是以穰苴斬莊賈,魏絳戮楊干。今明公垂意於卓,不即加誅,虧損威刑,於是在矣。」溫不忍發舉,乃曰:「君且還,卓將疑人。」堅因起出。章、遂聞大兵向至,黨眾離散,皆乞降。軍還,議者以軍未臨敵,不斷功賞,然聞堅數卓三罪,勸溫斬之,無不歎息。 〔注解〕
(1) 卓:董卓(?∼西元192),字仲穎,漢臨洮人。桓帝時,官羽林郎。靈帝時,為前將軍。靈帝崩,引兵至京師,誅宦官,廢少帝,立獻帝,弒太后,自為太師,淫亂凶暴,袁紹等因而起兵討伐。後為呂布所殺。
(2) 稽留:耽擱、延滯。
|
耀武揚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炫耀武力,誇示威風。形容得意誇張的樣子。《三國演義》第五回:「俺大臣尚自謙讓,量一縣令手下小卒,安敢在此耀武揚威!」《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公孫黑得意,越發耀武揚威。」也作「揚威耀武」。
|
血脈賁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情緒極度激動以致血管擴張,全身發熱的現象。如:「示威群眾個個血脈賁張,喊得聲嘶力竭。」
|
器宇軒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沮軍疑眾,二罪也。卓1>受任無功,應召稽留2>,而軒昂自高,三罪也。古之名將,仗鉞臨眾,未有不斷斬以示威者也;是以穰苴斬莊賈,魏絳戮楊干。今明公垂意於卓,不即加誅,虧損威刑,於是在矣。」溫不忍發舉,乃曰:「君且還,卓將疑人。」堅因起出。章、遂聞大兵向至,黨眾離散,皆乞降。軍還,議者以軍未臨敵,不斷功賞,然聞堅數卓三罪,勸溫斬之,無不歎息。 〔注解〕
(1) 卓:董卓(?∼西元192),字仲穎,漢臨洮人。桓帝時,官羽林郎。靈帝時,為前將軍。靈帝崩,引兵至京師,誅宦官,廢少帝,立獻帝,弒太后,自為太師,淫亂凶暴,袁紹等因而起兵討伐。後為呂布所殺。
(2) 稽留:耽擱、延滯。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