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6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0.349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內。通「」。《淮南子.原道》:「夫心者,五藏之主也。」唐.李白〈東海有勇婦〉詩:「斬首掉國門,蹴踏五藏行。」
歷歷在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清楚楚的呈現在眼前。宋.張君房《雲笈七籤.卷五八.尹真人服元氣術》:「如能至心,三、七日中可以內視五,歷歷在目。」《清史稿.卷二八三.覺羅武默訥傳》:「跪誦敕旨。拜畢,霧開,峰巒歷歷在目,登陟有路。」
注音符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索、查詢資料。 注音符號的內容現行的注音符號有37個符號與四個聲調。 聲符聲音是阻擋氣流的作用,當賦呼出的氣經過喉頭和口腔時,受到發音器官某些部位阻礙所造成的聲音,叫做聲。代表聲的符號,稱為聲符。依發音部位分類:1.雙脣音:ㄅ、ㄆ、ㄇ2.脣齒音:ㄈ3.舌尖音:ㄉ、ㄊ、ㄋ、ㄌ4.舌根音:ㄍ、ㄎ、ㄏ5.舌面音:ㄐ、ㄑ、ㄒ6.舌尖後音:ㄓ、ㄔ、ㄕ、ㄖ7.舌尖前音:ㄗ、ㄘ、ㄙ 韻符韻母發音時,氣流從喉頭出來,使聲帶發出聲音,不受鼻腔共鳴阻礙,指受唇舌的調節而形成的音,叫做韻母。代表韻母的符號,稱為韻符。(註二)國音的韻符共有十...
病入膏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膏,心下脂肪;肓,心和橫膈膜之間。中醫之「膏肓」即指心之下,膈之上的部位。膏肓相傳是身體內藥力所不及的地方。「病入膏肓」原指病位深隱難治,病情危重,無藥可救。典出《左傳.成公十年》。後用「病入膏肓」比喻人、事已到無可挽回的程度。
得隴望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解釋2 出處3 故事4 釋義5 相似詞6 例句 解釋比喻不知足、貪得無厭 出處出自後漢書岑彭傳光武敕岑彭書約:「兩城若下,使可將兵南擊蜀虜。人若不知足,既平隴,復望蜀。每一發兵,頭鬚為白。」 故事隴,是今日甘肅省的簡稱;蜀,是四川省的簡稱;四川自古有天府之國之稱,甘肅正位居於中國的心地區,這兩省是兵家必爭之地。東漢時代,劉秀打敗了王莽,自己做了皇帝;當時,大將軍岑彭他曾經跟著劉秀打下了天水;接著又和吳漢把隗囂圍在西城。這時候,四川的公孫述急忙派兵援救隗囂,而把軍隊駐守在上邦。劉秀得到了消息,就叫蓋延和耿弇包圍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代表五行中金的顏色。如天地四方的西方、一年四季的秋、五的肺等。《說文解字.白部》:「白,西方色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高等動物體內脈管所含的紅色液體。從心流出,循環全身,有分配養分、輸送廢物的新陳代謝功能。[例]輸血、捐血
銘感五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五內,五。銘感五內比喻非常感激。如:「對他的熱情贊助,我銘感五內。」也作「銘感五衷」。
沁人心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滲透到人的心肝脾。形容感受深刻。清.趙翼《甌北詩話.卷四.白香山詩》:「坦易者,多觸景生情,因事起意,眼前景,口頭語,自能沁人心脾,耐人咀嚼。」也作「沁人肺腑」、「沁人心肺」、「沁入肺腑」、「沁入心脾」。
推陳出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費袞《梁谿漫志.卷九.張文潛粥記》張文潛〈粥記〉贈潘邠老云:「張安道每晨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虛,穀氣便作,所補不細,又極柔膩,與腑相得,最為飲食之良妙。」……後又見東坡一帖云:「夜坐飢甚,吳子野勸食白粥,云能推陳致新,利膈1>養胃。」僧家五更食粥,良有以也!粥既快美,粥後一覺,尤不可說!尤不可說! 〔注解〕 (1) 膈:音ㄍㄜˊ,體腔中分隔胸腔與腹腔的膜狀肌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