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3.879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孔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勝。所以曹丕論其文"體氣高妙,有過人者,然不能持論,理不勝詞,以至乎雜以嘲戲"(《典論•論文》)。《臨終詩》抒泄忠悃孤憤之情:"讒邪害公正,浮雲翳白日。靡辭無忠誠,華繁竟不實。"風格與無名氏古詩相近。題一作《折楊柳行》(《北堂書鈔》)卷一百五十八),亦可見當時古詩與樂府五言往往相混。其六言詩3首敘漢末董卓作亂及曹操遷許史事,為詠史一類,而語言通俗,敘史簡明。此外,《古文苑》載有孔融《雜詩》2首,但《文選》李善注引屢作李陵詩,真偽莫定。而其詩亦近無名氏古詩一類,逯欽立《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系入《李陵錄別詩》。曾作《郡國姓名...
家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家中所有的產物。《水滸傳》第五三回:「若還不肯出來,放一把鳥火,把你家當都燒做白地。」《西遊記》第八回:「他死了,將一洞的家當,盡歸我受用。」
遺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遺下、留下。《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三:「你父親臨終時節,遺留與我一紙合同文書,應有家私田產,都在這文書上。」
易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簀,竹席。易簀指曾子臨終時,因席褥為季孫所賜,自己未嘗為大夫,而使用大夫所用的席褥,不合禮制,所以命人換席,舉扶更換後,反席未安而死。典出《禮記.檀弓上》。後遂比喻人之將死。唐.柳宗元〈衡州刺史東平呂君誄〉:「廩不餘食,藏無積帛,內厚族姻,外賙賓客,恆是懸磬,逮茲易簀,僮無兇服,葬非舊陌。」
後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臨終遺言。如:「他可留下甚麼後話,才撒手人寰?」
送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在父母或親長臨終前服侍於旁。也指辦理父母或親長喪事。《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三:「你娘今日死了,實是囊底無物,送終之具,一無所備。」《儒林外史》第一七回:「這早晚我若死了,就不能看見他在跟前送終!」
絡驛不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人數眾多,連續不斷。再如《後漢書.卷四二.光武十王傳.東海恭王彊傳》,內容則是表述東漢東海恭王劉彊臨終前上書皇帝,感謝皇帝與太后的恩德。文中寫自己沒好好照顧身體,長年久病,讓大家擔心。太后和皇帝好幾次派使者、太醫提供方藥或看病。其中也用這種說法表示使者、太醫往來頻繁,連續不斷。後來「絡繹不絕」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連續不斷的樣子。  至於「絡繹」一詞也出現得相當早,《文選.馬融.長笛賦》:「繁縟絡繹,范蔡之說也。」李善注:「辭旨繁縟,又相連續也。」後世成語則以「絡繹不絕」為主形,馬字邊的「駱驛」遂罕見。如《隋書.卷四一.高熲列傳》:「其夫人賀拔氏寢疾,中使顧問,絡繹不絕。」
新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泛指婦人。《樂府詩集.卷七三.雜曲歌辭一三.古辭.焦仲卿妻》:「新婦初來時,小姑始扶床。」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規箴》:「昔夫人臨終,以小郎囑新婦。」
譚嗣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法」。而後遭到保守派的追捕,被捕入獄,最後譚嗣同與楊銳等六人被斬於菜市口刑場,臨刑時慷慨神色不變,其臨終遺言曰:「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譚嗣同政治思想的特色,第一個就是抨擊君主專制和清朝政權。他由反君主專制以及反異族統治,進而排滿大義。因為當時清廷統治者的民族歧視政策使得整個民生困窘,塞蔽其智力,因而激發他革命的動機。第二個有關於譚嗣同政治思想的則是批判封建倫常禮教。他認為封建統治階層利用「名教」來箝制人民的思想,其中為禍最烈的就是「三綱五德」,那個是統治者用來奴役人民的工具。因此他對「忠君」、「...
不學無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不學無術」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不學無術」原作「不學亡術」,「亡」是「無」的通假字。這句成語出自於《漢書.卷六八.霍光金日磾傳.霍光》。霍光是漢武帝時的一位大將軍,非常受到漢武帝的信任。武帝臨終時,將僅八歲的太子託給他,並封他為大司馬大將軍,希望他能輔佐太子成為一位好皇帝。霍光受了武帝之託,盡心盡力輔佐漢昭帝,將國家治理得井井有條。就在霍光認為自己不負先帝之託,圓滿完成任務之時,昭帝卻在二十一歲時突然得病去逝。霍光只好再和大臣商議,立武帝的孫子昌邑王劉賀為皇帝。沒想到劉賀放縱無道,霍光只得建議皇太后廢了劉賀,另立武帝的曾孫劉詢為帝,即為漢宣帝。宣帝即位後,霍光的妻子基於私利,想把...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