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32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千載難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千年也難遇上一次,形容機會極為難得。如:「這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你一定要好好把握。」南朝齊.庾杲之〈臨終上表〉:「臣以凡庸,謬徼昌運,獎擢之厚,千載難逢。」
恪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恭敬謹慎的遵守。[例]對於母親臨終的遺言,他一生恪守不渝。
武則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在太子的支持下,以二張謀反為藉口發動政變。先殺二張,繼而包圍武則天養病的住所,迫武則天傳位。武則天臨終前留下「遺制」:去帝號,稱則天大聖皇后;歸葬乾陵;准王皇后、蕭淑妃、褚遂良等人的子孫復業。最後武則天以「則天大聖皇后」的身份葬入乾陵,最終長眠於唐高宗的「御床」之左。後人於乾陵為她立了一塊「無字碑」。武氏自立為皇后之後,開始參預朝政,與高宗並稱“二聖”。683 年,高宗死,李顯繼位為中宗,尊武氏為皇太后,由太后臨朝稱制。翌年,廢李顯為廬陵王,立李旦為睿宗,武太后掌實權。690 年,廢李旦自立為則天皇帝,改國號為周,改元...
千變萬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王之嬪御膻惡而不可親。穆王乃為之改築。土木之功,赭堊之色,無遺巧焉。五府為虛,而臺始成。其高千仞,臨終南之上,號曰中天之臺。簡鄭衛之處子娥媌靡曼者,施芳澤,正娥眉,設笄珥,衣阿錫,曳齊紈。粉白黛黑,珮玉環。雜芷若以滿之,奏承雲、六瑩、九韶、晨露以樂之。月月獻玉衣,旦旦薦玉食。化人猶不舍然,不得已而臨之。居亡幾何,謁王同游。王執化人之袪,騰而上者,中天迺止。暨及化人之宮。化人之宮構以金銀,絡以珠玉;出雲雨之上,而不知下之據,望之若屯雲焉。耳目所觀聽,鼻口所納嘗,皆非人間之有。王實以為清都、紫微、鈞天、廣樂,帝之所居。王俯而視之,其宮榭若累塊積蘇焉。王自以居數十年不思其國也。 〔注解〕 (1)...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警告、規勸。如:「告誡」、「規誡」。《史記.卷三三.魯周公世家》:「周公藏其策金縢匱中,誡守者勿敢言。」《北史.卷十三.后妃傳上.魏神元皇后竇氏傳》:「賓臨終,誡其二子速侯、回題,令善事帝。」
史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任。然而,司馬談和司馬遷明顯不滿足於「拾遺補蓺」。司馬談早有整理上代歷史的計劃,可惜卻「發憤而卒」,臨終前叮囑司馬遷,認為「自獲麟以來,史記放絕。今漢興,海內一統,明主、賢君、忠臣、死義之士」甚多,身為太史令,有完成論載上代歷史的任務。司馬遷在《太史公自序》也指出身為太史的職責說:「且余嘗掌其官,廢明聖盛德不載,滅功臣、世家、賢大夫之不述,隳先人之言,罪莫大焉。」因此,司馬遷一心秉承先人世傳及「述往事以思來者」的責任感,決意撰述《史記》。在《報任安書》中亦透露著述《史記》的目的,他說「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
彼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佛教上指脫離此岸塵世的煩惱,而獲得解脫的境界。[例]在死者臨終時,師父帶領大家宣唸佛號,讓死者早登彼岸。
駱驛不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人數眾多,連續不斷。再如《後漢書.卷四二.光武十王傳.東海恭王彊傳》,內容則是表述東漢東海恭王劉彊臨終前上書皇帝,感謝皇帝與太后的恩德。文中寫自己沒好好照顧身體,長年久病,讓大家擔心。太后和皇帝好幾次派使者、太醫提供方藥或看病。其中也用這種說法表示使者、太醫往來頻繁,連續不斷。後來「絡繹不絕」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連續不斷的樣子。  至於「絡繹」一詞也出現得相當早,《文選.馬融.長笛賦》:「繁縟絡繹,范蔡之說也。」李善注:「辭旨繁縟,又相連續也。」後世成語則以「絡繹不絕」為主形,馬字邊的「駱驛」遂罕見。如《隋書.卷四一.高熲列傳》:「其夫人賀拔氏寢疾,中使顧問,絡繹不絕。」
循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物周而復始、往復相承的運轉或變化。《戰國策.燕策二》:「此必令其言如循環,用兵如刺蜚繡。」晉.歐陽建〈臨終〉詩:「不惜一身死,惟此如循環。」
死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人死後的相貌。如:「張老太太生前樂善好施,故臨終時面貌安詳,死相莊嚴。」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