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18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限制式寫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式寫作,所以更應讓學生熟習這種題型。例題如下:〈最愛〉(翰林版國語課本第四冊第四課)我和她,赤腳走在草原上,看著瓢蟲爬黃花,輕輕的,說出我們的最愛。我最愛蜜蜂的聲音:在綠色的山谷裡,忙碌的蜜蜂,一起鼓動著翅膀,是最甜蜜的聲音。她最愛聽鳥兒歌唱:在清晨的阿里山上,喜悅的音符,只聽一次,就永遠不能忘。我最愛天空的藍:三月的春天,有白雲走過,沒有留下一點痕跡,洗得乾乾淨淨的天藍。她最愛楓葉的紅:十月的秋天,有西風吹過,灑下滿山遍野,像夕陽般的紅。我最愛烤蕃薯的香氣:一點點焦的皮,剝開後又鬆又軟,趁熱吃,把香味一起吞進肚子裡。她...
獅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獅子也幾乎甚麼都吃,例如蜥蜴、動物死屍。進食結束之後,獅子們就會休息。(註1)2. 獅子通常生活在草原和森林之中,牠是貓科動物中僅次於虎的第二大動物。幾千年前,在非洲、南歐和亞洲,到處都有獅子在活動,然而現在,大多數的獅子分布在非洲,此外在印度西北部也還有數百隻,在那哩,牠們受到細心的保護,避免牠們受到偷獵者的傷害,也避免棲息地遭到蠶食。(註2) 群體捕獵獅子會殺死所有從牠們附近經過的動物,然而,牠們的食物主要依賴大中型的有蹄類動物,通常都有母獅子群力合作捕獵,牠們會從兩個方向靠近選種的獵物。獅子通常會從獵物的腰部和腿...
掠食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捕食他種生物而藉以生存的動物。[例]獅子是非洲草原上的凶猛掠食者。
孔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白孔雀,羽毛顏色純白,其生活習性跟藍孔雀一樣。(註2) 綠孔雀綠孔雀生活在中國雲南南部和東南亞的開闊草原,或有灌木、竹林、闊葉樹木的空曠高原地帶,喜歡沿河兩岸及林間空地活動。綠孔雀主要食用地上的種子、果實、新葉、昆蟲等食。(註2)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 孔雀英文關鍵字: pea fowl 參考書目註1:自然圖鑑:600種動物植物觀察術,里內藍文,松岡達圖,遠足文化,2010,頁136。註2:動物百科,姚啟久主編,漢宇國際文化,2008,頁124。相關教學資源請參考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https://isp.moe.edu.t...
山牧季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高山區在森林線以上的草原,夏季牧草豐盛,牧民於春初驅畜上山,草盡後,更盤旋而上,實施山牧;到了夏末秋初,山上天氣變冷,草漸枯,隨即下山避冬,隔年春初再驅畜上山。這種依季節循山地垂直方向的游牧方式,稱為「山牧季移」。
番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羽褐色有黑色橫斑,外側尾羽黑色。習性:常單獨或成對出現於雜草、灌叢或甘蔗園中,喜停樹梢,常在低林木或草原上低空飛行,以蚱蜢、蜥蜴為主要食物。<註1>在台灣常見地區:低海拔甘蔗園、牧場、芒草或灌叢中 雛鳥雛鳥初生時頭頂及背部有粗毛狀的雛羽,這粗毛是絨羽的羽鞘,羽鞘脫落之後羽絨就會綻開。<註2> 草嘓的由來番鵑在恆春的牧草區相當常見,只要有突出的草灌叢,多半就可發現單獨的鳥隻在上佇立,且仔細聽可聽到低沉緩慢的「嘓、嘓」聲。因此番鵑又稱之為"草嘓"。 寄生行為杜鵑科多有寄生行為,就是將卵產在別種鳥類的巢...
袋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哺乳綱有袋目袋鼠科。前腿短小,後腿壯碩有力,善於跳躍,尾巴粗大,能平衡身體,雌鼠腹部有育兒的皮囊。以草、穀類、樹葉為食,產於澳洲與塔斯馬尼亞島上。[例]在草原中,袋鼠大多成群結隊的活動。
斑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條紋,有動物學家指出,或許條紋是一種標誌,可以幫助牠們彼此辨認並把牠們聚在一起。斑馬大多散居在開闊的草原上,每一群中能有數百隻。斑馬也跟其他種類的馬一樣,一遇到危險就憑著快速奔跑來逃生,斑馬奔跑的速度可以達到每小時40公里。斑馬共有四種,普通斑馬較容易識別,這是因為只有這種斑馬的腹部上才有條紋。(註2) 斑馬的臀部斑馬大多都是群居動物,可以根據個體身上不同的條紋辨認出牠的家人和附近的鄰居,每匹斑馬身上的條紋也都不一樣。當然,每一種斑馬都有獨特的臀部條紋。像是格勒維斑馬臀部的條紋很窄;山斑馬尾部的積布圖案像一層層格架一般;...
鴕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脂腺,羽毛分布在全身到處都有,也因為飛翔器官高度退化,所以導致鴕鳥不能飛。鴕鳥也是生活在非洲熱帶沙漠草原地區現存體型最大的鳥類,同時也是唯一的趾鳥。鴕鳥為群居動物,通常5~50隻一群生活,也與草食動物生長在一起。鴕鳥吃樹葉、樹根、花、種子,也吃一些小動物如蜥蜴、蛇和昆蟲。2. 在鳥類中,鴕鳥爸爸是一個稱職的好爸爸,在繁殖的季節,鴕鳥爸爸不但會築巢,而且孵卵的任務也主要由雄鴕鳥來承擔,反而是鴕鳥媽媽孵卵的時間很短,主要的原因是鴕鳥爸爸的體色比母鴕鳥的體色要深,比較不容易被敵人給發現。另外鴕鳥蛋也是鳥蛋中的巨無霸,質地非常堅...
吠陀時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阿利安人與吠陀時代文明2 吠陀3 奧義書4 關鍵字5 參考資料 阿利安人與吠陀時代文明印度河文明其後神秘的消失,在數百年之後,來自中亞草原的遊牧民族──阿利安人,他們來到了印度河流域,開始侵入這一地區。他們征服了當地土著,定居於今日的巴基斯坦和印度西北部地區,這種入侵從西元前一千五百年一直持續到西元前一千一百年左右。這些新進入者雖然帶來了破壞,但同時也帶來了偉大的文化,形成了以吠陀經為聖典的吠陀時代。 吠陀吠陀是梵語,其為「知」的意思。真正的吠陀有四部,為:《梨俱吠陀》、《娑摩吠陀》、《夜柔吠陀》和《阿達婆吠陀》...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