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06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地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殼內快速旋轉的融態鐵質物質產生電場和磁場,使得地球磁場強度比起其他行星還要強的多。地球磁場的方向會隨著時間而改變,因此會造成磁極飄移。現今的磁極位置在距離南、北極約2000公里處。(註1)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 地球英文關鍵字: Earth 參考書目註1:新世紀太空百科全書,希瑟‧庫柏,尼傑‧漢貝斯特著,王原賢,鄒佩珊,陳心維,陳英傑翻譯,貓頭鷹出版社,2000年9月26出版。註2:新世代基礎科學講義,左卷健男執筆,謝銘玉,馬彥榮譯,初版,台北縣汐止市,遠觀,2006-2007三冊。
嬰幼兒發展里程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歡媽媽或恆常照顧者多於其他人愛吮手指為其穿衣時會伸出手腳輔助穿上衣服動作毋須輔助自己坐下用手腳爬行坐著時能自己起來轉到爬行或趴睡姿勢自行提起身體站起來能扶著傢具走路不用支撐能站立短時間或能不用支撐行走二、三步言語對說話投放更多注意力對簡單的口頭指令有反應對「不」有反應利用簡單動作表達自己,例如搖頭示意「不」模糊不清地說出有聲調變化的話懂得叫爸爸和媽媽和用感嘆語如「噢!」嘗試模仿說出生字認知用不同方法探究物件,如搖、敲打、拋擲、投下物件輕易找到隱藏的物件說出物件的名稱時,能看著正確配對的物件模仿動作及姿勢開始正確使用物件,...
後設架構_(meta-frameworks)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評估家庭成員根據行為目的而發展出的行為是否適宜。 次序性的互動模式家庭成員的互動是依序互動的,會隨著時間前進,以多重型態一再重演。 組織性在家庭系統下,組織明顯可以從日常瑣事、家庭規則、習慣、期待的角色中可以看出。 發展面向即家庭生命週期,有六個重大的轉變時期。年輕人離家→嫁娶持成一對夫妻→有小孩開始組織家庭→孩子成為青少年→孩子進入社會,父母身邊不再有孩子陪伴→父母過自己的餘生(而新的家庭組成) 多元文化面向將多元文化帶入治療中,主流文化也是眾多文化中的一種看法。 性別面向性別一出生後,就深植在每個人的觀念中,也時常...
長期記憶策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期記憶以意碼為主要。 遺忘的原因對於遺忘的原因有以下幾種說法:衰退說:認為記憶痕跡如果不鞏固強化會隨著時間推移變淺至消失。干擾說:認為外界刺激的干擾導致記憶無法順利提取出來。其中包括前攝抑制和後攝抑制。壓抑說:這是Freud精神分析提出的一種說法,認為人通常不願意回憶那些給自己帶來創傷的經歷。以至這些記憶會受到壓制而無法回憶。提取失敗說:有人把人腦比作一個圖書館。記憶就是從圖書館裏取書的過程。如果沒有線索找不到書,圖書就會就會隱身在圖書館無法看到,這就好比遺忘。遺忘是找不到合適的提取線索而發生的。 形成長期記憶的方法為了...
台灣松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會偷吃。有貯備食物越冬的習性。由春到冬,松鼠非常了解在自己生活領域內哪一棵樹何時會有嫩芽或果實,便依著時節在不同的植物上覓食。牠們在吃食物時,經常坐在高處,以便留意有沒有敵人出現。(註2) 日行性動物台灣的三種松鼠都在白天活動,幾乎在生活周遭環境中就能經常遇到。牠們較為活耀的時間是早晨和黃昏,午間則常在樹幹或草叢內休息。在酷熱的夏天會趴在較粗的平展樹幹上,四肢及尾巴完全舒展,頗怡然自得。除了繁殖期雌雄松鼠會追逐外,母子松鼠大多同進同出外,大部分都是單獨活動。(註2) 赤腹松鼠赤腹松鼠是屬於松鼠中體型較中等的,擁有鮮亮的顏...
心理創傷_(Psychological_trauma)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創傷經驗與記憶經常被個體的防衛機轉,壓入潛意識之中。創傷倖存者本身或環境中的他人都認為已經「應該」隨著時間過去的創傷記憶,卻經常還可以從倖存者的夢境或是潛意識的投射中看到其移動的軌跡,這些潛意識的創傷記憶持續對倖存者的人格發展與其對周遭環境的反應能力造成影響。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心理創傷英文關鍵字:Psychological trauma 參考資料1. Malchiodi, C. A. (2012). 創造性治療:創傷兒童的實務工作手冊(許智傑、謝 政廷譯)。台北市:學富文化。2. 楊淑貞(2010)。創傷復原與療癒歷程...
知識中心課程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材,強調學習的系統性。永恆主義課程理論永恆主義課程理論則認為,人的本質和理性是永恆的、同一的,不會隨著時代的變遷而改變。教育應以永恆的價值為基礎,追求“永恆的真理”,課程應以包含人類理性的永恆價值的古典名著為內容。學科結構課程理論以布魯納為代表的學科結構課程理論則強調學科的基本結構,並以學科知識結構為課程中心。所謂學科的基本結構,就是學科的基本原理、基礎的公理和普遍性的主題,它由三個部分組成:(1)組織結構,是指一門學科不同於其他學科的基本方式;(2)實質結構,指一門學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理論體系;(3)句法結構,指各門...
箕裘相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克紹箕裘」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禮記》是儒家典籍的一部分,為十三經之一,內容多是孔子的弟子及後學所記。書中所記載的,都是上古時期的禮俗儀式和儒家理想中的政治制度。這些制度和上古時代的人民生活息息相關,但是隨著時代變遷,實體的禮俗早己不合現代實用,但是其中所蘊含的智慧與理念,卻仍可作為後世的參考。在《禮記.學記》中提到,古時候好的鐵匠的兒子,必須先學習縫合袍裘、獸皮,做為日後學習鑄冶鐵器的基礎;而一個製造弓箭的能手,他的兒子要先學習用竹子、柳條來編製畚箕,為學習造弓奠下根基。如此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學習,後代子孫自然能夠學會前人的技術,並發揚光大。後來「克紹箕裘」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
契船求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刻舟求劍」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戰國時,秦國丞相呂不韋在《呂氏春秋》一書中,闡述君王治理國政的道理。他認為君王治國應要符合時宜,不能一味沿襲舊法,因為環境會隨著時間改變。他舉了一個例子:楚國有人渡江時,劍掉到水裡,他便很快地在船身上刻了記號,說:「我的劍就是從這裡掉下去的。」等到船停了,他就從記號處下水找劍。可是船已經走動了,但落水的劍卻不會動,這樣找劍,不是很奇怪嗎?如果用舊法治理國家,而不考慮時空的轉變,就像這個求劍者的行為一樣令人困惑。後來這個典源被濃縮成「刻舟求劍」,用來比喻拘泥固執,不知變通。
淡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原有的記憶中漸漸消失。[例]有些事隨著時間的流逝,會逐漸被人淡忘。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