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5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6.887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昆蟲的總稱。
2.古代對動物的通稱。如老虎稱為「大蟲」,蛇稱為「長蟲」。
3.輕蔑他人的言語。如:「懶蟲」、「可憐蟲」。
4.姓。如漢代有蟲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昆蟲綱雙翅目虻科動物的通稱。頭闊、眼大、體粗壯多毛,小者體形如家蠅,大者體形如熊蜂,有刺吸式口器,吸食牛等牲畜血液,有時也吸食人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昆蟲類的幼蟲,長成至一定階段,即不動不食,其狀如死,形體發生變化,多為棗核形狀,於適合的環境條件下變為成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脫去、掉落。如:「蛻皮」。《淮南子.說林》:「蟬飲而不食,三十日而蛻。」三國魏.曹植〈神龜賦〉:「蛇折鱗于平皋,龍蛻骨于深谷。」
2.變化。如:「蛻化」。
3.道家稱修道成仙,魂魄飛離,空遺身軀為「蛻」。後亦指人死。《抱朴子.內篇.論仙》:「下士先死後蛻,謂之尸解仙。」宋.蘇軾〈和陶詠二疏〉詩:「已蛻則兩忘,身後誰毀譽。」
動物所脫下的皮膚或外殼。如:「蟬蛻」、「蛇蛻」。.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三九.蟲部.蠶》:「蠶之屎曰沙,皮曰蛻。」
參見「蛻變」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見「蝌蚪」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見「螃蟹」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傳說中能發洪水,像龍一類的動物。漢.王充《論衡.龍虛》:「蛟則龍之類也,蛟龍見而雲雨至,雲雨至則雷電擊。」也稱為「蛟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見「螞螂」條。
參見「螞蟻」、「螞蟥」等條。
參見「螞蚱」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鳥類和爬蟲類所生帶有硬殼的卵,受精之後可孵出小動物。如:「雞蛋」、「蛇蛋」、「下蛋」。
2.形狀像蛋的東西。如:「臉蛋兒」、「山藥蛋」。
3.斥責或罵人的話。用以比喻人或動作。如:「渾蛋」、「笨蛋」、「壞蛋」、「滾蛋」、「完蛋」、「糊塗蛋」。
4.中國南方沿海少數民族之一。同「蜑」。如:「胡夷蛋蠻」。《宋史.卷三一.高宗本紀八》:「閏月丙午,罷廉州貢珠,縱蛋丁自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見「蟑螂」條。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