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5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2.443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見「蜒蚰」、「蜒蜒」等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見「蛤蜊」、「文蛤」等條。
參見「蛤蟆」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南方種族的舊稱。《禮記.王制》:「南方曰蠻,雕題交趾,有不火食者矣。」唐.王勃〈滕王閣序〉:「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
1.強橫、不通情理。如:「蠻橫」、「蠻不講理」。
2.落後的、未開化的。如:「蠻邦」、「蠻人」。
1.強悍、粗野。如:「蠻幹」、「胡擾蠻纏」。
2.很、挺、十分。通「滿」。如:「蠻好的!」、「蠻可怕的。」《海上花列傳》第三回:「三先生也蠻明白哚!俚真真用脫仔倒罷哉,耐看俚阿有倽用場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爬蟲身體扭曲的樣子。《廣韻.平聲.先韻》:「蜷,蟲形詰屈。」
縮伏、屈曲。如:「小貓吃飽後,蜷在沙發上睡著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毒害人的小蟲。《新唐書.卷二○四.方技傳.甄權傳》:「腹有蠱,誤食髮而然。」
2.以符咒等詛咒、害人的邪術。《漢書.卷四五.江充傳》:「是時,上春秋高,疑左右皆為蠱祝詛,有與亡,莫敢訟其冤者。」
3.《易經》卦名。六十四卦之一。巽(☴)下艮(☶)上。象上下不交之象。
迷惑。如:「蠱惑人心」。《左傳.莊公二十八年》:「楚令尹子元欲蠱文夫人,為館於其宮側而振萬焉」。《墨子.非儒下》:「孔某盛容脩飾以蠱世,弦歌鼓舞以聚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蛀蟲。《說文解字.䖵部》「蠹」字.清.段玉裁.注:「在木中食木者也。」如:「木蠹」。唐.李賀〈堂堂〉詩:「十年粉蠹生畫梁,飢蟲不食堆碎黃。」
2.從中敗損或侵耗財物的人。《左傳.襄公二十七年》:「兵民之殘也,財用之蠹。」《商君書.修權》:「秩官之吏,隱下以漁百姓,此民之蠹也。」
蛀爛、腐蝕。《呂氏春秋.季春紀.季春》:「因智而明之,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動也。」唐.韓愈〈雜詩〉:「豈殊蠹書蟲,生死文字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之又音。
緩慢爬行。《史記.卷一一○.匈奴傳》:「元元萬民,下及魚鱉,上及飛鳥,跂行、喙息、蠕動之類,莫不就安利而辟危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見「螢火蟲」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見「蜥蜴」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動物名。同翅目蟬科。四翅薄而透明,雄蟬腹胸交界處有發聲器,收縮振動得以產生鳴聲,雌蟬則無鳴叫能力。幼蟲於地下挖洞穴居,以吸食植物根部的汁液為生。待幼蟲成熟,則爬上樹幹羽化。也稱為「知了」。
2.蟬形的裝飾品。《續漢書志.第三○.輿服志下》:「加黃金璫,附蟬為文,貂尾為飾。」唐.李賀〈夜來樂〉詩:「新客下馬故客去,綠蟬秀黛重拂梳。」
繼續不斷。如:「蟬聯冠軍」。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