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5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隱翅目昆蟲的總稱。約一千六百多種。頭小體肥,無翅,腳上有棘刺,後腳發達,善跳躍。寄生於人、貓及鼠等動物身上,以吸食血液為生。為重要的傳染病媒。俗稱為「跳蚤」。
2.早晨。通「早」。《孟子.離婁下》:「蚤起,施從良人之所之。」
時間提前的。通「早」。《醒世恆言.卷一○.劉小官雌雄兄弟》:「明日莫管天晴下雪,蚤些走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見「螳螂」、「蟑螂」等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脊椎動物兩棲類的通稱。體短闊,前銳後廣,滑潤無鱗,可行氣體交換,且無頸無尾。四肢發達,但前肢短小,後肢長,趾間有蹼,為游泳之用,喜居陰溼地。冬季有冬眠行為。種類多,常見的有青蛙、牛蛙、樹蛙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之又音。
動物名。節肢動物門甲殼綱。全身被有甲殼,頭胸多扁平而廣闊,有五對足,第一對變形為螯,橫行甚速。腹部分數節屈折於胸部之下,俗稱為「臍」,雄的臍尖,雌的臍圓。鹹、淡水皆產,種類甚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見「蜘蛛」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動物名。寄生在人、動物和植物上的小型昆蟲。頭小,口突,腹大,無翅,以吸食動物血液或植物體液為生。會傳染疾病。
2.比喻占著職位不做事的人。《商君書.說民》:「民貧則弱,國富則淫,淫則有蝨,有蝨則弱。」
林世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球花園》(2004,民生報)詩畫集《宇宙呼啦圈》(2004,民生報)圖象詩《文字森林海》(2004,二閱讀文化)圖畫書《蚱蜢的英文信》(,新學友)《愛挖土與抬頭看》(2001,童書鋪)陳致元合著《大家一起拔蘿蔔》(2007,和英)《愛搶第一的轟轟樹》(2007,民生報) 創作觀點  我的靈感來源之一是「聯想」,只要看到「剛剛好對的」文字、影像或圖片,都能引發我的靈感。其他類型的靈感,我就不知道它們是怎麼來的了,不過,我知道它們藏在哪裡──就在生活裡。所以我隨時都會打開我的「靈感天線」,然後,靈感就會在我無法預期的時刻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蟬。《詩經.豳風.七月》:「四月秀葽,五月鳴蜩。」《莊子.逍遙遊》:「蜩與學鳩笑之曰:『我決起而飛,搶榆枋時則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鱗翅科昆蟲的總稱。與蝶相類而軀體肥大,觸角細長如絲,翅面灰白色,靜止時呈水平放置,大都屬於晝伏夜出。其種類甚多,有天蛾、蠶蛾、燈蛾等。
2.蛾眉的簡稱。指畫得像蠶蛾觸鬚般的眉毛。東周戰國.宋玉〈神女賦〉:「眉聯娟以蛾揚兮,朱脣的其若丹。」明.陳與郊《昭君出塞》:「美人!你雙蛾淡掃忒恁妝。教人追恨貪狼!」
3.形狀像蛾的真菌子實體。如木耳也稱為「木蛾」,桑耳也稱為「桑蛾」,柳樹上之木耳,亦稱「柳蛾」。
4.姓。如周代時晉國有蛾析。
須臾、不久。通「俄」。《漢書.卷九七.外戚傳下.孝成班倢伃》:「始為少使,蛾而大幸。」
同「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雙殼綱竹蟶科。一種海產貝類。殼窄長,剃刀狀。斧足大而活躍,能在洞穴中迅速上下移動,多見於潮間帶的泥沙中。肉似蠣,色白而味美,可食。也稱為「蟶子」。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