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6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96.641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鼓蟲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各類蟲和鳴,如同有人唱歌、有人伴奏般。如:「下過雨的黑夜,鼓蟲吟,好不熱鬧。」
美洲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牠的長相不像牛,但叫聲如牛,所以稱之為牛。牠們的身體綠色有黑色斑點,頭部的顳褶及鼓膜明顯。雄的鼓膜比雌大,而且比眼睛還大,可藉此特徵分辨雌雄。牠們的體型壯碩,體長約11至20公分,而且有很強的領域性,經常捕食比牠小的青,是青家族裡的暴龍。繁殖期在春夏兩季,雄有單一外鳴囊,經常坐在水邊淺水域或浮在水面鳴叫。牠們有驚人的繁殖力,每次產卵6000-40000粒,卵徑長約1.2-1.5mm成片漂浮在水面上;牠們的壽命可長達16年,所以一生可產卵數十萬顆。曾有紀錄過一隻體長約17.8公分的母,一次產卵約47000顆。蝌蚪體型巨大,背部及尾部有許多黑斑,全長可達12至15公分,並會捕食其他小...
藍色箭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Dendrobates azureus (Hongmoed, 1969)
體長3~5公分,豔麗靛藍色的外表,夾雜黑色的斑點,用來警告侵略者牠身懷劇毒。
南美洲東北部熱帶雨林。
陸棲型,雌每次產下5~13個卵於樹林裡的落葉堆,雄同時照顧好幾窩的蝌蚪。當孵化後,蝌蚪爬到雄的背部,一次攜帶1~2隻蝌蚪至鳳梨科的葉子積水處或樹洞裡。
兩棲綱(Class Amphibia)
無尾目
箭毒科(Family Dendrobatidae)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事水底活動的潛水人員。一般負責修護船底、進行水下爆破或偵察海域等任務。我國海軍陸戰隊的兩棲偵搜部隊即屬之。
史丹吉氏小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和台灣其他小型狹口比起來,史丹吉氏小雨的身體比較修長,但還是頭小、四肢纖細,體長2至3公分。牠們的顏色及花紋變化多端,背部一般淺褐色,有一些暗褐色粗大斑點,斑點有時綴連成2至4條深色縱紋。上臂背面橘紅色,格外鮮明。通常在五月春雨過後,上百隻成群出現森林底層的暫時性雨水池中求偶鳴叫,雄有單一外鳴囊,叫聲高而連續,類似蟲叫的「唧唧機唧唧」。但一旦雨停,則又消失不見蹤影,偶然才會看到一、兩隻藏在落葉堆中。因此,要觀察牠們,可要有耐心喔!牠們因分佈侷限、棲息環境容易受到破壞,所以曾被列為保育類,但2008年因族群量穩定,降為一般類。繁殖期主要在夏天。每次產卵200-350粒左右,卵粒小,卵徑約0...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Rhacophorus reinwardti (Schegel, 1840)
體長5~8公分,身體為綠色,有大而突出的眼睛,水平的瞳孔。四肢修長,指(趾)間的蹼發達,具有黑色斑點。
馬來西亞、蘇門答臘及爪哇。
樹棲性,當趾間的蹼展開時,可以進行長距離的滑翔。雌在樹上產泡沫卵塊。
兩棲綱(Class Amphibia)
無尾目
科(Family Rhacophoridae)
面天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面天樹和艾氏樹長得很像,但體型略小,約2至5公分。面天樹和艾氏樹的皮膚上都有許多顆粒狀的突起,背部也都有一個X或H形深褐色斑,前肢、小腿及第五趾外側都散布著細小的白點,但以小腿和足部相接處的白點最明顯。面天樹的體色相當多變,但以褐色為主,不會變綠,而艾氏樹體色經常帶點淺綠色。面天樹的拇指基部內掌瘤並不特別發達,腹部有很多的深色小斑點,尤其靠近腋部有兩個大黑斑,這和艾氏樹有顯著差異,是面天樹和艾氏樹最重要的分辨特徵。面天樹繁殖期從二月到九月,相當長。在暖冬的時候,繁殖期甚至可達全年。繁殖期間,雄會在夜晚聚集到水邊低矮的植物體上或地上鳴叫,雄有單一外鳴囊,叫聲「逼、逼、逼...
壯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Trichobatrachus robustus (Boulenger, 1900)
體長7~13公分,頭部較寬的大型類。背中央有深色條紋,沿著體側及四肢有髮狀皮膚構造,用來增加皮膚的表面積,利於吸收水中的氧氣。
奈及利亞北部、幾內亞、喀麥隆及薩伊。
髮狀的構造能幫助雄一直躲在水裡保護卵,不用冒出水面呼吸。蝌蚪的腹部有吸盤,可用來黏著於石頭上。
兩棲綱(Class Amphibia)
無尾目
科(Family Arthrolepidae)
艾氏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艾氏樹的體長約3至5公分,體色多變,可從淡褐色變到綠色。牠們的皮膚上有許多顆粒狀的突起,背部有一個X或H形深褐色斑,前肢、小腿及第五趾外側都散布著細小的白點,但以小腿和足部相接處的白點最明顯。不論雌雄,拇指基部都有發達的內掌瘤,是一塊略呈紅色的突起。在西部,三月到九月是艾氏樹的主要繁殖季節,但在東部,則是在九月至次年三月。此時雄會躲到有水的竹筒或樹洞內鳴叫,雄有單一外鳴囊,叫聲是響亮而規律的「逼逼、逼」,蝌蚪則在竹筒或樹洞中生活。但雄不一定都得到竹筒裡鳴叫,有時也在竹筒外或附近的草叢鳴叫,獲得交配之後,雌才帶雄到竹筒產卵。除了竹筒,積水的樹洞鐵柱、石縫、甚至抽水馬桶的水箱、洗衣機...
效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面對環境變遷的「漸進」變化而相對調適而對危機不自知的一種效應稱之。本效應原始來源為:將一隻青置於冷水中,再逐漸分段式加溫,使其調適,而最後在不自覺中因高溫而喪生。由此來比喻全球的環境變遷(例如溫室效應),人類就如同青一樣不知危機之將至。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