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英雄無用武之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個英雄身負高強武藝,卻沒有可以施展的地方,自然是相當鬱悶不得志,所以「英雄無用武之地」便是形容一個人雖有才能,卻沒有施展的機會。《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記載了諸葛亮於赤壁之戰前遊說孫權的經過。當時曹派大軍南下,攻下荊州,逼近東吳,情勢危急,諸葛亮請求孫權出兵,與劉備合作,共同抵禦曹軍。言談中,諸葛亮說劉備兵敗逃亡,雖是英雄,但迫於形勢,使得才能抱負無法施展,正是「英雄無用武之地」。「英雄無用武之地」多用於慨嘆,可以自嘆,也可以嘆人或物。例如:「我的專長雖是籃球,但只要隊友不能合作,也就英雄無用武之地了。」此是自嘆。至於嘆人、嘆物,後列「用法說明」諸「例句」,皆屬之,可以參看。
八正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用語。梵語aṣṭāṅga-mārga的意譯。指八種通往解脫的正確途徑。八正道為:一、正見,具有正確的主張──四諦的見解。二、正思惟,做正確的抉擇。三、正語,不做一切非理的言談。四、正業,清淨的行為。五、正命,正當的謀生方式。六、正精進,努力勤修正法。七、正念,隨時都清楚地知道當下的心念。八、正定,修習四禪八定。《雜阿含經》卷六:「云何有身滅道跡?謂八正道。」也稱為「八聖道」。
癡人說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夢,可掩卷一笑。 2.語意比喻愚者所說的不合實際之空談。 3.故事內容唐高宗時,有個和尚,修行很高,言談舉止十分奇異。一次,他到長江、淮河一帶雲遊。有人問他:“你姓何?”他回答說:“我姓何。”這人又問:“何國人?”他又回答:“何國人。”和尚死後,李邕為他作碑文,因不懂他所說的話的意思,只好根據他當年的回答寫道:“大師姓何,何國人。”此事被後人當成笑話,認為和尚原來好比“對癡人說夢”,而癡人竟會信以為真。 4.相似詞、相反詞 相似詞痴心妄想、荒誕無稽 相反詞 5.例句總是說要努力認真,卻又不肯努力認真,只是癡人說夢。
一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某種文體、言語。《紅樓夢》第六八回:「鳳姐見他母子這般,也再難往前施展了,只得又轉過一副形容言談來,與尤氏反陪禮。」
欬唾成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言談不凡或文詞優美。宋.蔡戡〈祭胡端約文〉:「溫潤秀美,規摹鍾張。欬唾成珠,萬口膾炙。」也作「咳唾成珠」。
圓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做事或言談面面周到,不得罪人。如:「他從事公關這一行已十五年,因此待人處事十分圓滑。」
舉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言語行動。《初刻拍案驚奇》卷二:「舉止外像,一些不差,就是神色裡邊,有些微不像處。」
言笑晏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言談舉止和悅閒適。《詩經.衛風.氓》:「總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清史稿.卷四二二.文瑞傳》:「兵餉為國家大政,遵旨會議,乃大學士等絕無一語及公,言笑晏晏,不知內閣何地,不詢會議何事。」
出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言談舉止不合乎法度、常規。如:「他做事向來出格,是個很率性的人。」
疲勞轟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冗長而無趣的言談,使人感到疲勞、厭煩。如:「來賓致詞過於冗長,簡直是疲勞轟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