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437.5023 ms
共 19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獨當一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可以受託付,承擔這樣的大事。如果您要分地,分給這三個人,他們應該可以助您攻下楚國。」劉邦聽了之後,便設法使這三人為他征戰,他們果真也立了大功。而當時張良給韓信的評語是:「可屬大事,當一面。」後來「獨當一面」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某人可以獨力擔當某一方面的重任。
|
從中作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事情進行中設法阻撓。如:「要不是他從中作梗,我早就成功了。」《蕩寇志》第一二一回:「我自奉公明哥哥將令,由濮州起身,一路去開州、東明、考城、陳留,細細打聽了一月有餘,端的將弱兵微,大有可圖。不爭被這鄆城從中作梗,大事不成,怎好?」
|
七個習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understand, then to be understood:同理心溝通原則,先去了解別人然後設法使自己被了解,需善用傾聽與溝通技巧。6聯合增效synergize:是創意合作原則,亦即透過創意合作,兩個人或以上的意見或解決方案要比單獨更能有效發揮潛能或效果。7.持續更新sharpen the saw:它是平衡的自我更新原則,個人能夠在身心靈和情感方面,不斷日益精進,強化自己能力,有了持續更新習慣,更有助於其他六個習慣的完成。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七個習慣英文關鍵字:7 habits 參考資料吳清山、林天祐/著。教育e...
|
應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設法對付或處置。《三國演義》第一三回:「糧食軍需,謹當應付。」
|
藉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以某事為理由。《文明小史》第三八回:「卑職得了這個風聲,曉得自己彈壓不來,只得拜求他們地方上紳士,務必設法解散,千萬不可滋事,反叫他們有所藉口。」也作「借口」。
|
功能性評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張人有所為而為;也就是說每一個行為都有其目的。4. 問題行為的主要來源是家庭、學校及社會環境。5. 設法提出對當事人有益的資訊,其功能有四:了解問題行為出現及維持的原因、預測何種情境下問題行為會部會出現、找出預防問題行為出現的方法,及設計問題行為出現時的對策。 三、步驟Ronald.L.Taylor指出實施功能性評量的步驟共有下列六點:1.謹慎界定問題行為。2.確認可預測或在行為發生前會立即出現的變項。3.確認行為發生後立即出現的變項(後果)。4.發展假設。5.蒐集觀察資料以支持假設。6.發展一個介入計畫。 關鍵字中文關...
|
輔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校內決策的助手;2. 對學生的學業及就業,給予忠告;3. 負責把學生的心聲傳達給行政主管;4. 設法讓學生適應現有的生活環境。(四)父母的觀點調查發現父母認為輔導人員對學生的教育、職業問題最有幫助,而在個人情緒與社會這些問題上無大助益。家長普遍希望輔導人員能幫他們勸導子女去做有關升學或就業的抉擇,或是糾正他們不當的育兒方式。但是這種代子女決定升學問題,或是要馬上解決長久存在的親子問題,都是很不合理的期望。(五)社會大眾對輔導人員形象的看法認為輔導人員有義務提供人力,以滿足社會需求。因此職業輔導是重點工作,學生的心理健...
|
問卷調查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免造成誤解。2.以明確字詞來替代意義不一致之描述性形容詞與動詞。3.避免採用雙重否定之問題。4.設法避免不當或無法周延之答案。5.避免採用含有雙重目的之問題或一個問題包含兩個部份以上。6.在特別須需要強調之字詞(或底下)劃線。7.當要求評定等級或比較時,需有一個參照點。8.避免不當假定。9.敘述之問題適合於所有應答者。10.設計可得到完整答案之問題。11.準備將答案作有系統的量化處理。12.該考慮研究者自己可能採取歸類答案之方式,而非應答者選擇之答案類別。13.描述問題的字詞應顧及應答者之教育程度。14.避免採用具有...
|
措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斟酌選用詞語,以表達個人意見。《太平廣記.卷四八四.李娃傳》引《異聞集》:「娃回眸凝睇,情甚相慕,竟不敢措辭而去。」宋.蘇軾〈答李昭玘〉:「觀足下新製及魯直、無咎、明略等諸人唱和,於拙者便可格筆,不復措辭。」《老殘遊記》第一七回:「老殘道:『你說出來,我總可以設法。』人瑞道:『除非你承認了要他,纔好措辭。』」也作「措詞」。
|
不識時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後漢書.卷三六.鄭范陳賈張列傳.張霸》載,東漢的張霸是一個很有才學的文人,他七歲時就能通曉《春秋》,博聞強記,學問過人,又能孝順父母,待人謙和,在當時的社會上獲得了良好的名聲。因此張霸被舉為孝廉,屢獲升遷,最後成為侍中。當時政權落入外戚鄧氏手中,虎賁中郎鄧騭(ㄓˋ)是鄧皇后的哥哥,地位顯赫,有權有勢,是眾人巴結討好的對象。鄧騭聽說了張霸的良好聲名,便想要與他結交,來提升自己的名望。但是張霸對鄧騭沒有好感,總是設法避開鄧騭,對他不理不睬。因此很多人都嘲笑張霸不知變通,以致失去一個升官發財的大好機會。後來「不識時務」被用來比喻不知利用時運以求通達;也用來形容不了解眼前狀況的愚魯態度。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