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1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謙恭。清.王念孫《廣雅疏證.卷一下.釋》:「句,下也。」《大戴禮記.曾子立事》:「與其倨也,寧句。」北周.盧辯.注:「句,以喻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先父的祠廟。《公羊傳.隱公元年》:「惠公者何,隱之考也。」漢.何休.解:「生稱父,死稱考,入廟稱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升。《爾雅.釋》:「騭,假格陟躋登陞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牽引。清.王念孫《廣雅疏證.卷一下.釋》:「扔,引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美善。《說文解字.人部》:「俶,善也。從人叔聲。《詩》曰:『令終有俶』。」清.段玉裁.注:「按釋、毛傳皆曰『淑,善也』。蓋假借之字,其正字則俶也。」
開始。《爾雅.釋上》:「俶,始也。」《詩經.小雅.大田》:「以我覃耜,俶載南畝。」漢.鄭玄.箋:「俶,始也;載,事也。」《北史.卷四三.李崇傳》:「嵩都創構,洛邑俶營,雖年跨十稔,根基未就。」
不倫不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公羊傳》是春秋三傳之一,舊題為子夏弟子公羊高所撰,是專為解釋孔子的《春秋》所作的,後世有許多學者為之註疏訓,其中所記載的內容亦經常被文人加以引用討論。在《春秋.昭公十九年》中有「許世子止弒其君實」這樣的記載,當時許悼公得了瘧疾,喝了太子許止所進的藥之後就死了。關於這個「弒」字的解釋,各家說法不一,有的人認為進藥本是醫官的職責,太子親自進藥必別有居心;另一派人則認為瘧疾不是絕症,治瘧疾的藥也不會致人於死,太子所進的藥必有問題,所以才說是太子弒父。而《公羊傳》解釋這段經文時,卻認為孔子用「弒」字,是要譏諷太子許止沒有盡到孝道,並且舉出樂正子春事奉生病父親的例子做為佐證。劉知幾對此十分不以為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高大。《爾雅.釋》:「京,大也。」《文選.張衡.西京賦》:「燎京薪,駴雷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解釋文字的意義。參見「訓」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骨的通稱。《公羊傳.宣公十五年》:「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漢.何休.解:「骸,人骨也。」唐.李白〈南奔書懷〉詩:「舟中指可掬,城上骸爭爨。」
詩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可以做政治史的材料,可以做文化史的材料。萬不可說它是一部神聖經典”胡適:《談談〈詩經〉》。胡適強調訓,“如戴震、胡承珙、陳奐、馬瑞辰等等,凡他們關於《詩經》的訓著作,我們都應該看的。”例如:“黃鳥於飛”之句,“於”字不是“往”,而是“焉”,指“在那兒飛”。胡適還認為《嘒彼小星》一詩是描寫妓女送鋪蓋上店陪客人的情形。李敖認為《詩經》中《蹇裳》一文中最後一句是“狂童之狂也且”,是指“狂童之狂也,且”的意思,白話為“你這小子神氣什麼,!”李敖:《狂童...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