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7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茲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雷茲數之定義如下:
  
  上式中,R為雷茲數;V為流速;L為特性長度;ρ為流體之質量密度;μ為流體之動力粘性係數;ρV2為流體運動之單位慣性力;μV/L為流體運動所引致之單位黏性力。
  雷茲數之物理意義為慣性與黏性力之比。在管流之情況,以斷面平均流速代表速度,管徑為特性長度。當雷茲數小於2,000時,其流況為層流;當雷茲數大於2,000時,則視流場擾動情形可變為亂流。在邊界層之情況,以其邊界層外緣之流速為代表速度,自邊界層發展起點往下游之距離為特性長度;在此情況下,雷茲數大於5×105時,邊界層之流況即變成亂流。
格勒勃第三大學(法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格勒勃第三大學為一九七○年時根據一九六八年的法國高等教育改革法案而建立的三所格勒勃大學之一,以代替在一三三九年由羅馬教宗所成立的格勒勃大學,曾因法國大革命而由法學院、文學院和理學院取代,直至一八九六年再度恢復為大學。
  該校享有學術與經濟自主權,屬國家機構,由教育部管轄,經費由政府提供。其組織是由一些訓練和研究單位所組成,各單位享有學術及行政自主權。統管機構:大學委員會,成員包括教授代表、研究員、學生、行政與技術人員,也有從公私立部門選出非大學本身的委員代表。科學委員會,專司研究事宜。各單位亦有其委員會,由其內部之教授代表、研究員、學生、行政與技術人員組成。校長由大學委員...
瓦嘉娃芭蕾訓練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派名。芭蕾訓練法。瓦嘉娃芭蕾訓練法(Vaganonova Ballet Training System)為俄國女舞蹈家阿格麗皮娜.瓦嘉娃(Agrippina Yakolevna Vaganova, 1874-1951)所創。此一訓練法以約翰生(Johansson, 1817-1903)及裴堤帕(Petipa, 1818-1910)之訓練方法為基礎,加入採自賈克.達克羅茲(Jaques Dalcroze, 1865-1950)及德沙特(F. Delsarte, 1811-1871)之教學方法與材料。後兩者係瓦嘉娃在馬林斯基學校(Maryinsky Theatre School)受訓時所學...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Horst Koegler《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Ballet》1987.
烏蘭娃,嘉琳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俄國芭蕾伶娜,她生於聖彼得堡,父親瑟給.烏蘭夫(Serger Ulanov)為馬林斯基劇院(the Maryinsky Theatre)的舞者及監製,母親瑪麗亞.羅曼芙娜(Maria Romanovna)為馬林斯基劇院的舞者,以及列寧格勒芭蕾舞學校(the Leningrad Ballet School)教師。烏蘭娃的的啟蒙老師即是她的母親,而當她在列寧格勒芭蕾舞學校就讀時,她的母親就教了她五年。接著在彼得格勒國立芭蕾舞學校(the School of the Petrograd State Ballet)受教於阿格麗皮娜.瓦嘉娃(Agrippina Vaganova)門下。在母...
Marie-Françoise Christout《Le Ballet Occidental, naissance et métamorphoses ⅩⅥe-ⅩⅩe siècles》1995、Martha Bremser《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Ballet》1993、Anatole Chujoy & P. W. Manchester《The Dance Encyclopedia》1967、Barbara Noami & Cohen-Stratyner《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Dance》1982.
阿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阿多(1903~1969)出生於德國法蘭克福,是著名的新馬克斯主義學者,也是法蘭克福學派的創始人。他在納粹掌權後到英國,接著又到美國,除任職於紐約社會研究所(New York Institute of Social Research)外,也曾擔任普林斯頓拉度克研究計畫(Princeton Raduc Research Project)主持人與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社會歧視研究計畫〕(Research Project on Social Discrimination)共同主持人等職,對美學、音樂、社會學及社會心理學等均有貢獻。
  〔權威性人格〕(The Authoritarian...
慨然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很爽快的答應、承。明.秦淮墨客《楊家府世代忠勇演義志傳.第四卷.孟良入遼求髮》:「令婆召孟良入與言其事,孟良慨然領。」也作「慨然應允」、「慨然允」。
伊凡夫,烈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出生於莫斯科,俄籍芭蕾舞者、舞蹈教師、編舞家與舞蹈總監,1834年在莫斯科習舞,然後進入聖彼得堡劇院劇院芭蕾學校習舞,師事法籍芭蕾名舞蹈家愛蜜爾.格德律(Emile Gredlu)與尚.裴堤帕(Jean Petipa),1852年畢業後先任劇院舞團的群舞舞者,1869年晉陞為首席男舞者,烈夫.伊凡夫是一位音樂性掌握的非常好的編舞家,十九世紀中葉在法國舞蹈極受推崇的俄國本土的編舞家,烈夫較受矚目的作品大多數是與名家以合作的方式呈現,其編舞手法甚佳,被譽為「交響式芭蕾的創始者」,他的作品有與馬里斯.裴堤帕(Marius Petipa)共同合作的《胡桃鉗》(Nutcracker, 1892)...
Horst Koegler《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Ballet》1987、Margaret Crosland《Ballet Lovers´ Dictionary》1962.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羅馬神話裡天后的名字,是主神朱比特的妻子,相當於希臘神話天后希拉。為英語Juno的音譯。也譯作「琪拿」、「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阿德(1795~1842)為英國著名的教育家及歷史學家,並且是自由基督教派的先鋒;為馬太.阿德(Matthew Arnold, 1822~1888)之父。
  阿氏生於威特島之東考斯(Cowes);一八一四年畢業於牛津科伯司基督學院,一八一八年任英格蘭教會聖職;一八二八至一八四二年,擔任魯格比公學(Rugby School)校長,不僅使該校聲名遠播,還為英國的公學注入新動力,他個人也因此而聞名。阿德提倡的是「蘇格拉底啟發式教學」,強調原理、原則了解的重要,而非只是獲得知識;因為他相信教育,不僅是傳授知識而已,更應發揮引導學生思考的功能。他的教育目標是要培養出「基督精神的紳士...
維多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維多利(1378~1446)是文藝復興時代義大利的人文學者;在義大利曼都瓦(Mandua)地方創辦過人文教育性質的宮廷學校(Palace School)。
  維氏早年浸濡於義大利古學研究的環境中,體認到西塞祿(Marcus Tullius Cicero,106~43B.C.)的雄辯與坤體良(M. F. Quintilian,35~96)的教育學說,對於歐基里德數學與古希臘羅馬社會中的七藝亦有研究。一四二三年,維氏於曼都瓦主持宮廷學校,在此執教達二十三年,直到老死為止,後世稱之為「第一位現代的教師」(the First Modern School master)。
 ...
貓頭鷹博士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