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8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32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泛指達官貴人。如:「侯門」。《史記.卷四八.陳涉世家》:「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歌舞昇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唱歌跳舞。形容一片熱鬧繁榮的太平景象。《孽海花》第六回:「一班醉生夢死的達官貴人,卻又個個興高采烈,歌舞昇平起來。」也作「歌舞太平」。
深居簡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韓愈(西元768∼824),字退之,通六經百家之學,創作頗多;崇尚儒學,排斥佛老思想。唐代由於佛教鼎盛。因此,當時的文人及達官貴人,多與僧侶往來,互贈詩文。〈送浮屠文暢師序〉就是韓愈贈予僧侶文暢的文章。文中表達了他一貫擁護儒家仁義道統的立場。他認為:在天下未教化之初,人民和禽獸是沒有什麼不同的。後來聖人出現,治理天下,因為施行仁義和禮樂刑政,人民才得以安逸的生活,也正因為仁道,才能世世代代相傳而固守著傳統的文化,就像鳥兒,一低頭就是要覓食;一抬頭,就會環顧四方;野獸們藏身在隱僻的深山,很少出來活動。這都是因為害怕其他的動物會傷害自己,因而時時提高警覺,但是這樣的小心翼翼,仍然無法擺脫弱肉強食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像猴子般蹲坐著。《紅樓夢》第一五回:「好兄弟,你是個尊貴人,女孩兒一樣的人品,別學他們猴在馬上。」
一箭雙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鵰2>,飛而爭肉,因以箭兩隻與晟3>,請射取之。晟馳往,遇鵰相玃4>,遂一發雙貫焉。攝圖喜,命諸子弟貴人皆相親友,冀昵近之,以學彈射。其弟處羅侯號突利設,尤得眾心,為攝圖所忌,密託心腹,陰與晟盟。晟與之游獵,因察山川形勢,部眾強弱,皆盡知之。還,拜奉車都尉。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新唐書.卷二二四.叛臣列傳下.高駢》。 (2) 鵰:動物名。鳥綱鷹科鷹形目猛禽類。嘴呈鉤狀,羽毛褐色,腳被羽毛直達趾間。視力極強,以捕食小動物為生。或稱為「鷲」、「老鵰」。 (3) 晟:長孫晟(西元552∼609),字季晟,河南洛陽人。先仕後周,後周亡,仕隋,為隋文帝所賞識。 (4) 相玃:互相爭奪。...
王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來就是你寫的!”於是讓王維更衣,不作伶人看,而升于客人之列。王維風流蘊籍,而且說話風趣,大為座中各位貴人所欽重。岐王見時機成熟,便說:“若教京兆府今年能以此人為解頭,誠為國家的榮光。”公主說:“那為什麼不教他去應舉?”岐王說:“聽說您已經囑託,解頭不是要給那個張九皋嗎?”公主笑道:“那是因為他人求情,哪是我要給張九皋。”隨即回頭對王維說:“你要取解頭的話,我當全力薦你。”就這樣,又改薦王維,王維做了解頭,一舉登第。這個故事未必完全屬實,或者純屬傳構,但從中可知王維少年時代便成為引人注目的名人。王維中狀元,卻是事實,據考證...
人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門第、家世。如:「清白人家」、「富貴人家」。《紅樓夢》第五六回:「那時裡外怨聲載道,豈不失了你們這樣人家的大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傷害、毀壞。如:「損人利己」、「破損」。唐.劉禹錫〈崔元受少府自貶所還遺山薑花以詩答之〉詩:「驛馬損筋骨,貴人滋齒牙。」宋.史達祖〈杏花天.細風微月垂楊院〉詞:「棲鶯未覺花梢顫,踏損殘紅幾片。」
眉開眼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喻世明言.卷四.閒雲菴阮三償冤債》菴內尼姑,姓王名守長,他原是個收心的弟子。因師棄世日近,不曾接得徒弟,止有兩個燒香上灶燒火的丫頭。專一向富貴人家布施。佛殿後新塑下觀音、文殊、普賢三尊法像,中間觀音一尊,虧了陳太尉夫人發心喜捨,妝金完了,缺那兩尊未有施主。……張遠心下想道:「又好個機會。」便向尼姑道:「師父,我有個心腹朋友,是個富家。這二尊聖像,就要他獨造也是容易,只要煩師父幹一件事。」張遠在袖兒裡摸出兩錠銀子,放在香桌上道:「這銀子權當開手,事若成就,蓋菴蓋殿,隨師父的意。」那尼姑貪財,見了這兩錠1>細絲白銀,眉花眼笑道:「大官人2>,你相識是誰?委3>我幹甚事來?」張遠道:「師父,這事...
一箭雙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鵰2>,飛而爭肉,因以箭兩隻與晟3>,請射取之。晟馳往,遇鵰相玃4>,遂一發雙貫焉。攝圖喜,命諸子弟貴人皆相親友,冀昵近之,以學彈射。其弟處羅侯號突利設,尤得眾心,為攝圖所忌,密託心腹,陰與晟盟。晟與之游獵,因察山川形勢,部眾強弱,皆盡知之。還,拜奉車都尉。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新唐書.卷二二四.叛臣列傳下.高駢》。 (2) 鵰:動物名。鳥綱鷹科鷹形目猛禽類。嘴呈鉤狀,羽毛褐色,腳被羽毛直達趾間。視力極強,以捕食小動物為生。或稱為「鷲」、「老鵰」。 (3) 晟:長孫晟(西元552∼609),字季晟,河南洛陽人。先仕後周,後周亡,仕隋,為隋文帝所賞識。 (4) 相玃:互相爭奪。...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