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4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家庭次系統(Family_subsystems)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界限,侵犯到另一個次系統時,就會造成問題。家庭次系統的治療目標治療目標在於讓不同的次系統中能有自己的運作功能,以及完成自己系統內的任務。即讓次系統間的界線、結構能完整。 家庭次系統種類 婚姻次系統婚姻次系統是家庭中最基本且最重要的部分,任何婚姻次系統的失調將反射回整個家庭氣氛與家庭 功能。Minuchin認為夫妻分工過於一清二楚 的明白劃分或是缺一不可的沒你不行,都是過度分工僵化的現象,如此分工將限制夫 妻其他層面的能力或無法學習應有的能力。婚姻次系統需建立穩固的界限,包含與其原生家庭的父母有適當的心理距離,以及與家庭外...
歷史研究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失部份予以填補並從事推論,然而其正確性與準確性如何,不得不存疑。4.歷史不像自然科學可在封閉性系統中運作,史學家既不能控制觀察事件,也不能操縱重要變項。 二、正面觀點部分人士提出歷史研究為科學之主張,認為歷史研究具以下特徵,才可稱的上科學,不必一味要求如自然科學式之研究才算是科學之見解:1.史學家界定問題,形成假設或提出待答問題,蒐集與分析主要資料,考驗假設與證據之一致或不一致,和形成原理原則或結論。2.史學家雖未能證實某事件或直接蒐集之資料,但對此等事件或資料採批判分析,不外在求證其真實性、可信性與準確性。3.史學家獲...
訊息處理學習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器官對外界刺激的感應(3秒以下);短期記憶是指感官收錄後在經注意而在時間延續到20秒以內的記憶,兼具運作的功能,能對訊息性質進行深一層認識與理解,而決定如何反應,或將訊息轉換為長期記憶與以保留;而長期記憶除了時限和記憶量與短期記憶不同外,所貯存的訊息性質亦不同,大致分為兩類記憶:一為有關生活情節實況的情節記憶(episodic memory),一為有關語文所表達之意義的語意記憶(semantic memory)。至於各階段之間如何產生雙向的心理作用,則是經由輸入、輸入編瑪(encoding)、貯存、解碼(decoding...
驗遭受干擾所致。個體在學習時,由於先備知識與新的學習經驗兩者之間,新舊經驗彼此相互干擾結果,使記憶的運作遭到抑制。此時個體遺忘原因可分為前向干擾與後向干擾兩方面解釋。在記憶遺忘理論中,最常被探討的兩個理論是干擾(interference)與消褪(decay)。干擾理論(interference theory),是指競爭的訊息造成已被貯存的訊息遭到個體遺忘的歷程,在學習或記憶時,新舊內容之間產生交互抑制的現象,意即提取線索時無法有效地指出某特定記憶。訊息或刺激項目之間,呈現相互競爭狀態而造成遺忘。而造成訊息漏失現象係由於兩...
協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協調(coordination)目錄1 協調的意義2 協調的目的3 關鍵字4 參考資料 協調的意義協調是行政行為運作過程中的一個重要歷程。協調的意義,在強調行政組織的每一成員,在行政工作的推動時,彼此間要能相互配合,做好分工合作的行政支援,以其一步調,共同完成組織所分配的任務,及達成既定的組織目標。通常,再行政運作過程中,意見溝通常發生在先,而行動協調則配合在後,因為意見共識的建立,固然重要,而行動一致的檢核更是重要。只有行動一致、組織目標才容易達...
精熟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精熟教學理論源自於心理學之精熟學習的概念。其實際運作,就是教師將教學之目標與條件界定,確立達到何種表現標準為精熟,未達此一標準為未精熟。教師未使學生之學習達到熟練目標,需要將教學內容分成連續性之小單元。精熟教學成功之要素,在於進行補救教學策略。在形成性測試後,藉由教師或精熟小老師,針對未達精熟者之個別缺失,進行相關之補救教學活動以發揮效果。目錄1 理論2 貢獻3 關鍵字4 參考資料 理論1.華虛本(C.W. Washburne)與莫禮生(H.C. Morrison)時期:認為所有教學結果都是在達到”精熟”要求,而不是在”...
多元智力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概論2 研究方法3 結論4 關鍵字5 參考資料 概論Howard Gardner所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論(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包含了八種能明顯區隔且相對獨立的智能,每一種智能都是獨立運作的系統,然而不同系統間也會彼此互動而影響整體的智能表現。1. 語文智能:用來閱讀小說、撰寫文章或詩詞、有條理的說話、以及理解話語的能力。2. 數學邏輯智能:用來解決數學和計算問題、平衡收支、進行數理邏輯證明的能力。3. 空間智能:用來行走、駕駛、閱讀地圖及整理空間的能力。4. 音樂智能:用...
性別基模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 形成推論與詮釋4 關鍵字5 參考資料 前言性別基模理論認為,性別刻板化是正常的認知過程,是基膜運作的產物(Martin&Halverson,1981)。 性別基模的內涵有兩個基模與性別訊息的獲得、性別行為的維持有關,分別為團體內/團體外與自我性別基模。 (一) 團體內/團體外基模該基模用來將物體、行為、特質與角色做性別分類。例如芭比娃娃,戰鬥機是屬於男孩的玩具;女孩可以留長髮,男孩只能留短髮。 (二)自我性別基模自我性別基模包含跟自己性別有關的物體、行為、特質與角色等訊息。這些訊息比團體內/團體外基模的訊息...
課程發展委員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課程發展委員會1.1 法源1.2 相關規定1.3 具體運作1.3.1 大型學校1.3.1.1 推行方式1.3.1.2 困難點1.3.2 中型學校1.3.2.1 推行方式1.3.2.2 困難點1.3.3 小型學校1.3.3.1 推行方式1.3.3.2 困難點1.4 未來建議 課程發展委員會 法源 相關規定壹、依據:本要點依據教育部87.9.30公布之「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訂定之貳、課程發展委員會之組織與任期一、年級課程發展小組:(一)由各年級所有級任教師共同組成。(二)任期一學年。二、學習領域課程發展小...
本我自我超自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客體的衝突,超我傾 向於站在「本我」的原始渴望的反對立場,而對「自我」帶有侵略性。超我以道德心的形式運作,維持個體的道德感、迴避禁忌。 超我的形成發生在戀母情結的崩解時期,是一種對父親形象的內化認同,由於小男孩無法成功地維持母親成為其愛戀的客體,對父親可能對其的閹割報復或懲罰產生 去勢焦慮(castration anxiety),進而轉為認同父親。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