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7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8.124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缺點、過失。如:「缺陷」。《國語.魯語下》:「齊閭丘來盟,子服景伯戒宰人曰:『陷而入於恭。』」三國吳.韋昭.注:「陷,猶過失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過失。如:「將功贖罪」、「戴罪立功」。《史記.卷七.項羽本紀》:「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
目不見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眼睛看不見自己的睫毛。比喻人無自知之明,不能看見自己的過失。《史記.卷四一.越王勾踐世家》:「吾不貴其用智之如目,見毫毛而不見其睫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以尖銳的話指出別人的過失。如:「諷刺」、「譏刺」。《漢書.卷八九.龔遂傳》:「面刺王過,王至掩耳起走。」
危如累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危如累卵」原作「危猶累卵」。《韓非子》的〈十過〉篇,內容是舉出辦理國事的十種重要的過失:小忠、小利、行僻、好音、貪愎、耽於女樂、離內遠遊、不聽忠臣、內不量力、國小無禮。再舉出故事加以證驗,說明若犯了這十種過失,即足以危身亡國。其中最後一項:國小無禮,韓非舉的例子是:從前晉國公子重耳在各國間流亡,經過曹國時,曹共公聽說重耳駢脅,就沒禮貌地趁重耳洗澡時跑去觀看。公子重耳因亡命他國,所以隱忍未發。當時曹國臣子叔瞻和釐負羈也在一旁,叔瞻勸諫曹共公說:「我看公子重耳不是個平常人,將來一定有所作為,您今天對他如此無禮,恐怕曹國就要受害了!」釐負羈也勸諫曹共公應該要禮遇公子重耳,但不為曹共公接受。後來公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輔佐、幫助。《漢書.卷八.宣帝紀》:「有能箴朕過失,及賢良方正直言極諫之士,以匡朕之不逮,毋諱有司。」《三國志.卷八.魏書.張魯傳》:「上匡天子,則為桓文。」
攻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舉發他人過失而加以抨擊。《老殘遊記》第九回:「若只是為攻訐起見,初起尚只攻佛攻老,後來朱陸異同,遂操同室之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過失、缺點。晉.庾亮〈讓中書監表〉:「苟無大瑕,猶或見容。」唐.陳章甫〈與吏部孫員外書〉:「不以小瑕棄大美。」
隱惡揚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禮記.中庸》:「舜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隱藏他人的過失,宣揚他人的善行。《醒世恆言.卷三.賣油郎獨占花魁》:「難得這好人,又忠厚,又老實,又且知情識趣,隱惡揚善,千百中難遇此一人。」也作「掩惡揚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過失、惡行。如:「為非作歹」、「明辨是非」。《莊子.盜跖》:「強足以距敵,辯足以飾非。」《文選.任昉.王文憲集序》:「約己不以廉物,弘量不以容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