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7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弊病、過失。《文選.曹丕.典論論文》:「蓋君子審己以度人,故能免于斯累而作論文。」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雅量》:「同是一累,而未判其得失。」
舉案齊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您莫嫁;夫君也拒絕了許多家的提親,最後選定了妾為妻。可不知為甚麼,婚後,夫君默默無語,不知妾犯了甚麼過失?” 樑鴻答道:“我一直希望自己的妻子是位能穿麻葛衣,並能與我一起隱居到深山老林中的人。而現在你卻穿著綺縞等名貴的絲織品縫製的衣服,塗脂抹粉、梳妝打扮,這哪裏是我理想中的妻子啊?”孟女聽了,對樑鴻說:“我這些日子的穿著打扮,只是想驗證一下,夫君你是否真是我理想中的賢士。妾早就準備有勞作的服裝與用品。”說完,便將頭髮捲成髻,穿上粗布衣,架起織機,動手織布。樑鴻見狀,大喜,連忙走過去,對妻子說:“你才是我樑鴻的妻子!”他為...
文過飾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粉飾過失、錯誤。宋.朱熹《晦庵集.卷三二.書.答張敬夫》:「為機變之巧,則文過飾非,何所不至,無所用恥也。」《清史稿.卷三七八.列傳.蘇廷魁》:「今該御史請收回成命,朕非文過飾非之君,豈肯回護?」也作「護過飾非」、「飾非文過」。
吹毛求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吹開皮上的毛,尋找裡面的小毛病。語本《韓非子.大體》:「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難知。」後比喻刻意挑剔過失或缺點。《漢書.卷五三.景十三王傳.中山靖王劉勝傳》:「有司吹毛求疵,笞服其臣,使證其君。」也作「吹毛求瑕」、「吹毛取瑕」、「吹毛索疵」。
刻骨銘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為「王」之訛。王公,指王承,晉太原晉陽人,生卒年不詳。曾任東海郡太守。 (5) 愆:音ㄑ|ㄢ,過失、罪過。 (6) 冰炭:冰冷炭熱,二物不能相容。喻內心交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過失。《書經.盤庚上》:「予亦拙謀,作乃逸。」漢.孔安國.傳:「逸,過也。」
諱疾忌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名醫扁鵲三見蔡桓公,皆看出桓公有病,且一次比一次嚴重,但桓公卻不承認,也不肯就醫,終至喪生。見《韓非子.喻老》。後比喻掩飾過失而不願聽人規勸。如:「有缺點就要改進,切莫諱疾忌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過失。《詩經.小雅.四月》:「廢為殘賊,莫知其尤。」《論語.為政》:「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過失。如:「引咎辭職」、「難辭其咎」。《文選.諸葛亮.出師表》:「責攸之、褘、允等咎,以彰其慢。」
蒸蒸日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陳康祺《郎潛紀聞初筆.卷一三.世宗停止浙江鄉會試》雍正四年,世宗以浙人查嗣庭、汪景祺詩文悖逆,風氣惡薄,停止浙江士子鄉會試。六年,經李衛、王國棟、王蘭生等奏稱:兩浙人士,省愆1>悔過,士風丕變,諭準照舊應試。前後三年,澆漓2>盡革,況今涵濡3>聖澤幾二百年,宜風氣蒸蒸日上也。 〔注解〕 (1) 省愆:音ㄒ|ㄥˇ ㄑ|ㄢ,反省過失。愆,過錯。 (2) 澆漓:人情、風俗淡薄。 (3) 涵濡:比喻承受德澤之浸漬潤澤。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