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501.1883 ms
共 165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咫尺千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畫幅雖小,卻包含著廣大深遠的景象。唐.釋彥悰《後畫錄.宋展子虔》:「尤善樓閣人馬,亦長遠近山川,咫尺千里。」《清史稿.卷五○四.藝術傳三.王翬傳》:「繪南巡圖,集海內能手,逡巡莫敢下筆,翬口講指授,咫尺千里,令眾分繪而總其成。」亦比喻距離雖近,卻如相隔千里。唐.魚玄機〈隔漢江寄子安〉詩:「含情咫尺千里,況聽家家遠砧。」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一五.姑妄聽之一》:「每回憶六七年中,咫尺千里,輒惘然如失。」也作「天涯咫尺」、「咫尺天涯」。
|
劈里啪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擬聲詞。形容爆裂、拍打等的連續聲音。如:「鞭炮劈里啪啦響。」
|
千里始足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任何事情都是由小而大逐漸累積而成的。唐.白居易〈續座右銘〉:「千里始足下,高山起微塵,吾道亦如此,行之貴日新。」也作「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
尺幅千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尺長的畫面上,描繪著千里般寬廣的景物。指篇幅雖短而內容豐富,氣勢遠大。如:「這幅作品描繪細膩,尺幅千里,教人心馳神往。」
|
拒人於千里之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孟子.告子下》:「訑訑之聲音顏色,距人於千里之外。」指在千里之外就把人擋住。比喻態度高傲,毫無商量轉圜的餘地。《官場現形記》第二五回:「劉厚守因預先聽了黃胖姑先入之言,詞色之間,也就和平了許多,不像前天拒人於千里之外了。」
|
差之毫釐,失之千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開始相差雖很微小,結果卻造成極大的錯誤。《舊唐書.卷二○○.朱泚等傳.史臣曰》:「蓋差之毫釐,失之千里,蛇螫不能斷腕,蟻穴所以壞隄。」元.高文秀《襄陽會》第一折:「俺父親差之毫釐,失之千里,掉在壕裡,簽了大腿。」也作「差若豪釐,繆以千里」。
|
亞里斯多德哲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亞里斯多德(384~322 B.C.)早年曾至雅典入柏拉圖(Plato, 427~347 B.C.)學院。但亞里斯多德注意到經驗科學的問題,在其後日著作中,如修辭學、詩學、自然科學、心理學等,呈現出與柏拉圖思想的差別。如將屬於感覺或偶然方面之事物納於知識領域中,擴充了知識概念的內涵。在形上學中,將事物的顯現分為潛能(potentiality)與實態(actuality),後者指事物直接呈現的方式,前者是事物可能成為最終狀態的質料。為具體說明這些觀念,亞里斯多德提出了「四因說」,即:(1)形相因或形式因,指事物的本質;(2)質料因,指事物的要素;(3)動力因,即質料產生變化的來源;(4)目的...
|
稀里嘩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形容物體滑落、撞擊的聲音。如:「一個不留神,手中的盤子掉了,稀里嘩啦地碎了一地。」
2.比喻破敗難堪的境況。如:「這次的籃球比賽,本班選手發揮神技,將對手打得稀里嘩啦。」
|
負笈千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求學不辭辛勞。《幼學瓊林.卷一○.師生類》:「負笈千里,蘇章從師之殷。」
|
西發里亞條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元一六一八年波希米亞和奧地利為反對皇帝專制統治和強制推行天主教而起,開啟三十年戰爭的序幕,至一六四八年簽訂西發里亞條約而結束。內容是法國得到亞爾薩斯的大部分,而瑞典、巴伐利亞等國也擴大領土,承認荷蘭和瑞士獨立,確認德意志諸侯的主權,加強帝國議會的權力,削弱皇帝和選侯的權力,規定天主教、路德宗、喀爾文宗信徒均享有平等權利。使得神聖羅馬帝國名存實亡,法國雄霸歐洲。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