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9.384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黨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同黨附和的人,多指附從為惡的人。《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一:「歸來不用其言,戒令黨羽伏兵以待。」《儒林外史》第三八回:「這四十里內,都是他舊日的響馬黨羽。」
世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附指破產的族外農民,有時候也只族內農民;賓客是指依附主人的食客,在主人家供役;部曲指私人武力,多由徒附和賓客組成;奴婢或僮僕主要擔任手工業勞動和家務勞役,當然也有從事農業生產的。這些人顯然脫離了國家的編戶,成為田莊主人手下的成員。由於田莊是一個比較有組織的生產單位,不論是生產工具、技術與規劃各方面較自耕農優,自耕農難以抗衡,破產後只得投奔田莊。田莊主人修習經律,入仕當官,子子孫孫,世代相承,在政治具有一定的地位,田莊也就成了世族在社會經濟方面的根基。 影響世族制度是中國歷史上從兩漢到隋唐最為顯著的選拔官員的系統,其實際影...
戴望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聖陶在編髮這首詩時,稱許他替新詩的音節「開了一個新的紀元」。戴望舒本來是同情左翼思潮的,但他從不隨聲附和多數人的說法,寧願背負罵名,也要堅持自己的見解。就在左翼文藝大張旗鼓爭辨「國防文學」的時候,他因為對「國防詩歌」的不滿,從維護詩歌藝術品位出發,不惜站到了與左翼對立的位置上。他尖銳地批評了國防詩歌的偏狹、粗糙,認為那些國防詩歌論者「不瞭解藝術之崇高,不知道人性的深邃」,而有些作品「只是一篇分了行、加了勉強的韻腳的淺薄而庸俗的演說詞而已」。因此他還譯了許多高質量的西班牙抗戰謠曲來給中國的詩人們作參照。 著作著有詩集 《我...
附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附和、附屬、順便
幫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附和別人做事或發言。也作「幫喘」。
歙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朋比為奸,眾口附和的樣子。《漢書.卷三六.楚元王劉交傳》:「眾小在位而從邪議,歙歙相是而背君子。」也作「翕翕」、「潝潝」。
抱殘守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全的經文,懷著害怕蒙受個人損失的私心,沒有服從真理和勇於改正的公心,或是因為妒嫉不去考究真相,只知附和他人,隨口議論是非,難道不可悲嗎?後來「抱殘守缺」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固守舊有事物或思想,而不知改進變通。
名實相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曹操,一點也不客氣。日子久了,曹操對他也有點不滿,然因孔融在外的名聲崇高,只得隱忍下來。郗(ㄔ)慮為附和曹操,便上奏請免孔融的官職,二人於是有了心結,彼此互相仇恨。而在此時,曹操寫了一封信給孔融,要化解他和郗慮之間的怨仇。說他們本來交情很好,結果因為一點小事而互相陷害,實在是不值得。以前兩人互相欣賞,惺惺相惜,怎麼會變成現在這樣呢?希望他們能重修舊好。曹操信中提到,孔融曾盛讚郗慮的學識,說他的學問是「名實相副」,和傳聞中的一樣好,絕不虛假。後來「名副其實」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指名聲或名稱與實際相符合。
翕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朋比為奸,眾口附和的樣子。《後漢書.卷四八.翟酺傳》:「朝臣在位,莫肯正議,翕翕訾訾,更相佐附。」也作「潝潝」、「歙歙」。
一倡百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人提倡,百人附和。比喻響應附和的人很多。語本漢.桓寬《鹽鐵論.結和》:「人罷極而主不恤,國內潰而上不知,是以一夫倡而天下和。」也作「一唱百和」。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