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5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科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科舉制度科舉制度,它是為國家舉材的制度,開始於隋代(西元五八一至西元六一七年),經過了唐 宋、元、明、清歷代一千多年的發展,成為各朝代取士用人的正途。科舉制度在滿清統治中國時的方式是,目錄1 秀才考試2 舉人考試3 會試4 科舉的出題 秀才考試每三年舉行二次,又稱「縣試」、「小試」或「子試」。分為歲試、科試。由各縣級政府主辦。合格者稱為「生員」,習慣上稱為「秀才」。歲試: 逢辰、戌、丑、未年 文武生並考。科試 逢寅、申、己、亥年,僅限文
公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公平合理。[例]這家商店賣的東西價錢公道,叟無欺。
風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風尚習俗。《西遊記》第二五回:「這子差了,你這裡風俗不好,卻怎的關了門喫飯。」《儒林外史》第四三回:「果然鎮遠有個風俗,說正月十八日,鐵溪裡龍神嫁妹子。」
少年矯正學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少年矯正學校(Juvenile Correction Schools)目錄1 定義2 內容說明3 關鍵字4 參考資料 定義少年矯正學校,是國內特有的一種學校,它係以收容觸犯刑罰之少年受刑人及依少年事件處理法裁定感化教育處分之十八歲以下未成年之少年及兒為主設置的學校,其目的旨在經由學校教育方式,來矯正少年受刑人不良習性,幫助其改過自新,重新適應社會生活。是故,其設置目標、經營方式、師資、教材、及學生來源,與一般的公立中小學不太相同。  內容說明少年矯正學校之發展,最早可追溯於民國六十四年,法務部為貫徹教育刑之理念,使一時...
行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官廳的公文往來。《儒林外史》第一回:「時常有人傳說,朝廷行文到浙江布政司,要徵聘王冕出來做官。」《文明小史》第一回:「齊巧這年春天,正逢歲試,行文下去,各學教官傳齊廩生,攜帶門斗,知會了文武生,齊向府中進發。」
猴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對小廝或孩的謔稱。《水滸傳》第二一回:「知縣看時,只見一個婆子跪在左邊,一個猴子跪在右邊。」
良知良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賦的善性知能。《孟子.盡心上》:「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
問思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問思教學法是民國六十八年間,由美國學者畢夏普介紹到國內,並嘗試在國小社會科使用。依據研究的結果,此種教學模式,對兒學習興趣、思考及判斷能力的培養,具有很好的效果。學習準備:強調人類解決問題必須循著一定的步驟,問題有擴散性問題和聚斂式問題,也有學者有其他細向分法。進行教學:分為演繹法和歸納法。過程為提出問題、分析問題、提出假設、選擇假設與證假設(有點像專題研究)根據陳青青的整理,問思教學法的模式如下:目錄1 一、引起動機及概念分析2 二、歸納統念3 三、證明應用4 四、價值判斷及選擇5 關鍵字6 參考資料 一、引起動機及...
幼兒認知基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幼兒認知基模1.1 基模的形成1.2 基模與學習1.3 幼兒教育認知基模之建構 幼兒認知基模基模(schemes)是人類思考問題的一種基礎模式,由兒心理學家皮亞傑(Piaget)率先提出。認為嬰幼兒面對外在環境,即有其本能的反應,而這一套處理訊息的認知過程,則稱為基模。基模會隨著年齡及所經歷的學習歷程,不斷的調適或同化產生不同的基模,是以基模不只有量變的增加,也有質變的精進,基模成為個人思考訊息以及學習知識最重要的基礎。 基模的形成皮亞傑建構了一個具有高度影響力的兒
封建制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般來說農民的生活非常辛苦,農作物往往因天候不佳或戰爭的蹂躪而收成貧乏。再加上飢荒疾病肆虐,許多孩未到成年便夭折,所以人口幾乎沒有成長。農民的組成人員有些是自由人,有些是低賤的農奴,只能依附土地生存,沒有權力離開。西元11、12世紀,農奴制度在英、法兩國十分普遍,但在北歐和東歐則很少見。事實上,在人口稀少的地區,領主多半賦予農民移居新地區的自由。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加洛琳王朝英文關鍵字:les Carolingiens 出處朱明珠/著。世界歷史,2000年出版,頁38~39。紅樹林出版社。相關教學資源請參考考教育部數...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