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1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清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恬淡寡。《南史.卷三十一.張裕傳》:「宋明帝每見緒,輒歎其清淡。」也作「清澹」。
同理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同理心就是站在對方立場思考的一種方式。在既定已發生的事件上,把自己當成是別人,想像自己因為什麼心理以致有這種行為,從而觸發這個事件。因為自己已經接納了這種心理,所以也就接納了別人這種心理,以致諒解這行為和事件的發生。與「己所不,勿施於人」同出一辙。就算是自己的看法與人不同時,不認同—也不能判定對方的一定是錯;嘗試反覆地思考,認真從其他角度去看,針對事而不是針對人,便會發現自己原本的定奪不一定完全正確。因為事情發生在 "我" 身上(主觀)跟發生在 "你" / "他" / "她" / "它" 身上(客觀),分別可非常大。別...
情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瑞士心理學家容格(Jung)所創的心理學名詞。英文complex的意譯。意指因道德或風俗的約束而深藏於個人潛意識的某種特定衝動與想法。「情結」的存在也會對個體的行為與態度有著不自覺的影響。如戀母情結、戀父情結。
負薪救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抱薪救火」之典源,提供參考。 #《戰國策.魏策三》1>華(陽)軍之戰,魏不勝秦。明年將使段干崇割地而講。孫臣謂魏王曰:「魏不以敗之上割,可謂善用不勝矣,而秦不以勝之上割,可謂不能用勝矣。今處期年乃割,是群臣之私而王不知也。且夫璽者,段干子也,王因使之割地;地者,秦也,而王因使之受璽。夫璽者制地,而地者制璽,其勢必無魏矣。且夫姦臣固2>皆以地事秦3>;以地事秦,譬猶抱薪而救火也,薪不盡則火不止。今王之地有盡,而秦之求無窮,是薪火之說也。」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淮南子.主術》。 (2) 固:原來、一向。 (3) 秦:戰國時秦國。戰國七雄之一。周孝王封伯益之後...
和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溫和舒緩。《三國演義》第四三回:「若不待氣脈和緩,便投以猛藥厚味,求安保,誠為難矣。」
報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報答恩惠。文選.李陵〈答蘇武書〉:「故如前書之言,報恩於國主也。」《老殘遊記二編》第六回:「倘若修行成道,那時我有三災八難,在你天上看見了,必定飛忙來搭救我,那才是真報恩呢!」
君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封建時代世襲體制的王國對統治者的尊稱。《左傳.文公元年》:「江芊怒曰:『呼!役夫,宜君王之殺女而立職也。』」《文選.江淹.恨賦》:「望君王兮何期,終蕪絕兮異域。」
流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沒有根據的話,多用於毀謗他人。《荀子.大略》:「流丸止於甌臾,流言止於知者。」《三國演義》第二回:「張讓、段珪等流言於外,言公鴆殺董后,謀大事。」
屈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下跪。比喻屈服、投降。《漢書.卷五十七.司馬相如傳下》:「交臂受事,屈膝請和。」《三國演義》第一一八回:「吾先死以見先帝於地下,不屈膝於他人也!」
感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互相感動相應。《易經.咸卦》:「二氣感應以相與。」
2.受外界事物的影響,而引起相應的情感和動作。《漢書.卷二二.禮樂志》:「《書》云:『擊石拊石,百獸率舞。』鳥獸且猶感應,而況於人乎?況於鬼神乎?」《西遊記》第三六回:「你本是泥塑金裝假像,內裡豈無感應?」
3.人以精誠感動神明,神明自然會回應人。《漢書.卷二五.郊祀志下》:「皆有神祇感應,然後營之。」
4.用於表示交互影響的物理現象,例如靜電感應、電磁感應等。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