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0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12.439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拔十失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選拔人才,即使一半不合格,尚可得一半真才。《三國志.卷三七.蜀書.龐統傳》:「今拔十失五,猶得其半,而可以崇世教,使有志者自勵,不亦可乎?」也作「拔十得五」。
早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剛剛、先前。《大宋宣和遺事.亨集》:「早來那兩個奕棋是甚人?」宋.洪《夷堅丙志.卷一六.王氏二妾》:「然妾不忍獨死,早來湯餅中輒已置藥,恐毒發須臾,願勉處後事。」
受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轉世投胎。宋.洪《夷堅甲志.卷六.俞一郎放生》:「此人天年,尚餘一紀,并有贖放物命已受生人身者三千餘,合增壽二紀。」《水滸傳》第一二○回:「卿等已死,當往受生於陽世,何故相聚於此?」
衝口成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出口成章」。見「出口成章」條。01.宋.洪《容齋四筆.卷五.黃庭換鵝》:「予謂太白眼高四海,衝口成章,必不規規然旋檢閱《晉史》,看逸少傳,然後落筆,正使誤以《道德》為《黃庭》,於理正自無害,議之過矣。」
一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形容遠山微茫。宋.蘇軾〈澄驛通潮閣〉詩二首之二:「杳杳天低鶻沒處,青山一髮是中原。」
伏櫪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老驥伏櫪」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老驥伏櫪」出自三國魏.武帝〈步出夏門行〉。其中詩句說:「驥老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以千里馬雖然老了,伏在馬槽邊,仍然想奔跑千里的路程,來襯托積極於建立功業的人雖然年老,但雄壯豪的志向並未消失。後來「老驥伏櫪」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專用來比喻年雖老而仍懷雄心壯志。
聖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神明前許願或問事時,把二只杯珓擲出,若呈一正一反,則表示獲神同意或將被賜吉祥的象徵,稱為「聖珓」。宋.洪《夷堅丙志.卷一四.黃烏喬》:「大王果見賜,願示以聖珓。或得陰珓,則夫人垂憐,尤為上願。」也作「聖杯」、「聖筊」。
凌雲意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壯志凌雲」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三國魏陳思王曹植曾作〈學宮頌〉來表彰孔子的德行和事蹟。文中提到孔子不只胸中充塞仁義,更能將仁義之說,推廣於天地之間;至於他的志向更是豪得直上雲霄。由於他這種秉持仁義的德行和高超陵雲的心志,使得隨他學習修行的三千學生,個個都是傑出賢能的人才。〈學宮頌〉的原文為「志陵雲霓」,陵是登上或升上的意思,文獻上多通作「凌」,後人常說「凌駕」於某某之上,用的就是這個意思。雲霓高掛天空而無上,因此志陵雲霓就被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心志非常雄壯、高遠。「壯志淩雲」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志氣高遠。
津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邊際、範圍。《書經.微子》:「今殷其淪喪,若涉大水,其無津涯。」唐.高適〈三君詠〉三首之二:「代公實英,津涯浩難識。」
容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水流蕩漾的樣子。三國魏.曹丕〈濟川賦〉:「臨濟川之魯淮,覽洪波之容裔。」宋.洪《容齋四筆.卷四.會合聯句》:「維水容裔,維山巃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