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0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00.781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表示動作正持續進行。如:「坐」、「正說話」。
2.表示動作的存有。如:「鑲花邊兒」、「貼標語」。
3.表示某種情形的程度。如:「他可聰明呢!」、「這石頭沉呢!」
4.表示命令或囑咐的語氣。如:「你慢!」、「你可要記!」
計策、方法。《水滸傳》第二回:「三十六,走為上。」
1.放置。晉.陶淵明〈晉故征西大將軍長史孟府君傳〉:「文成示溫,溫以坐處。」
2.受。如:「風」、「涼」。
3.發生。如:「急」、「慌」。
北方方言。指意見相合、同意。如:「哇!這正合我意。」
1.表示狀態的持續或已有了結果。如:「燈點了」、「找了」、「睡了」。
2.接觸。如:「上不天,下不地」、「前不搭村,後不店」。
3.陷入、中計。如:「他了我的道了。」
恰好、得當。如:「這筆錢真花了。」
1.顯露、表現。《禮記.大學》:「揜其不善而其善。」
2.標舉、標示。《禮記.祭法》:「帝嚳能序星辰以眾。」《漢書.卷六○.杜周傳》:「若此,則流言消釋,疑惑明。」
3.撰述、寫作。《史記.卷六三.老子韓非傳》:「於是老子迺書上下篇。」《文選.曹丕.與吳質書》:「《中論》二十餘篇,成一家之言。」
4.記載。《墨子.明鬼下》:「周人從者莫不見,遠者莫不聞,在周之春秋。」《左傳.襄公二十三年》:「初,斐豹隸也,於丹書。」
1.文章、作品的通稱。如:「名」、「巨」。
2.《詩經.齊風》的篇名。共三章。根據〈詩序〉:「〈〉,刺時也。」或亦指嫁者即事之詩。首章三句為:「俟我於乎而,充耳以素乎而,尚之以瓊華乎而。」
顯明。如:「顯的差別」。
1.穿上。《樂府詩集.卷七三.雜曲歌辭十三.古辭.焦仲卿妻》:「我繡裌裙,事事四五通。」唐.李白〈上元夫人〉詩:「裘披青毛錦,身赤霜袍。」
2.附、接觸。如:「附」。《國語.晉語四》:「今戾久矣,戾久將底。底滯淫,誰能興之?」《文選.宋玉.登徒子好色賦》:「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
3.及、到。如:「陸」。《三國志.卷二六.魏書.田豫傳》:「賊還,果遇惡風,船皆觸山沉沒,波蕩岸。」唐.沈佺期〈雜詩〉三首之二:「妾家臨渭北,春夢遼西。」
4.開花或結果。唐.王維〈雜詩〉三首之二:「來日綺窗前,寒梅花未?」宋.蘇軾〈周教授索枸杞因以詩贈錄呈廣倅蕭大夫〉詩:「春根夏苗秋子,盡付天隨恥充腹。」
5.命令、差使。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二折》:「我你但去處行監坐守,誰你迤逗的胡行亂走?」《西遊記》第一三回:「接至裡面供給了,僧綱請往福原等安歇。」
1.下棋行子。如:「棋高一」。
2.處事的方法、計策。如:「失」、「無」。
3.事情的歸宿。如:「落」。
見微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看到事情的微小跡象,就能知道它顯的發展趨勢。漢.袁康《越絕書.卷一四.越絕德序外傳十八》:「故聖人見微知,睹始知終。」《清史稿.卷五○二.藝術列傳一.柯琴列傳》:「且筆法詳略不同,或互文見意,或比類相形,因此悟彼,見微知,得於語言文字之外,始可羽翼仲景。」也作「睹微知」、「視微知」。
痕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留任何形跡。如:「這位魔術師技藝高超,不痕跡地讓手裡的鴿子消失了。」
禿子跟月亮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歇後語)借光。比喻借助他人的聲望,或別人給予的方便好處,使自己得到利益或完成事情。如:「這次科學研究成果展完全是大家的心血結晶,我不過是禿子跟月亮走──借光罷了。」
偷雞不蝕把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比喻想占便宜,結果反倒吃了虧。如:「這件事情風險太高,小心偷雞不蝕把米,到時弄得血本無歸呢!」也作「偷雞不反折一把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上指將人、現象、思想、經驗等視為真實不變,而生起貪的心態。後泛指堅持某一觀點而不改變。《水滸傳》第二二回:「我只怕雷橫執,不會週全人,倘或見了兄長,沒個做圓活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描繪、陳述。如:「這件事稀鬆平常,不值得多墨,大肆渲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實在、委實。《西遊記》第六回:「好大聖!好大聖!實神通廣大。」《儒林外史》第三三回:「道士聽了,實恭敬,請坐拜茶。」
棋高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棋賽中制服對手的一步關鍵棋。比喻能力或智謀高人一等。如:「還是您棋高一,三兩下就把這個棘手的問題解決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現出、表露出。如:「颱風過後,街道上顯冷冷清清。」
2.明白感覺到。如:「學習外語,沒有字典在旁,顯不方便。」
顯明。《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大聖作治,建立法度,顯綱紀。」《後漢書.卷六二.荀淑傳》:「於是天人之際,事物之宜,粲然顯,罔不備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