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3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9.88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斗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紗絹糊作斗狀,放入各種香,燒祭神,表示虔誠之意。亦指將種種香疊置在一香斗內燃燒。唐.馮贄《雲仙雜記.卷八.斗盆燒乳頭香》:「曹務光見趙州以斗盆燒乳香十斤,曰:『財易得,佛難求。』」《紅樓夢》第一○六回:「叫鴛鴦等各處佛堂上香,又命自己院內起斗香,用枴拄著出到院中。」
招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招募兵卒。唐.溫庭皓〈觀山燈獻徐尚書〉詩三首之一:「書翻見字,舉燧不招兵。」《三國演義》第五回:「操大喜,於是先發矯詔,馳報各道,然後招集義兵,豎起招兵白旗一面,上書『忠義』二字。」
男不男,女不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言行舉止、裝扮和生理性別不合,多含貶義。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楔子》:「別的都僧不僧,俗不俗,男不男,女不女,只會齋得飽也只向那僧房中胡渰,那裡怕燒了兜率伽藍。」
付丙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燒棄。明.王守仁〈復童克剛書〉:「遂會同志諸友,共付丙丁,為克剛此魔障。」也作「付丙」。
欺天罔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欺瞞上天,蒙騙世人。宋.朱熹〈與陳侍郎書〉:「而旬日之間,又有造為國是之說以應之者,其欺天罔人,包藏險慝,抑又甚焉!」明.李贄《書.卷二.答友人書》:「每見世人欺天罔人之徒,便欲手刃直取其首,豈特暴哉!」
暖火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除夕,在庭院中架起松柏樹枝,點火燒,稱為「暖火盆」。《喻世明言.卷一.蔣興哥重會珍珠衫》:「光陰似箭,不覺殘年將盡,家家戶戶,鬧轟轟的暖火盆,放爆竹,喫合家歡耍子。」
摘伏發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揭發隱藏的不法情事。《醒世恆言.卷三九.汪大尹火寶蓮寺》:「蒞任之後,摘伏發隱,不畏豪橫,不上半年,治得縣中奸宄斂跡,盜賊潛蹤,人民悅服。」
幽期密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男女祕密的約會。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四折》:「名香暗中禱告:只願得紅娘休劣,夫人休焦,犬兒休惡!佛囉,早成就了幽期密約!」《紅樓夢》第一五回:「那秦鐘與智能百般不忍分離,背地裡多少幽期密約,俱不用細述,只得含恨而別。」
囊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財物。《西遊記》第六六回:「那些小妖,已得知老妖被擒,各自收拾囊底,都要逃生四散」。明.王玉峰《香記》第七齣:「卑人自從寄跡萊陽,倏經三載,爭奈異鄉萍梗,囊底蕭然。」
香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形狀像斗的香用具。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