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3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44.515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順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民間於陰曆正月初八日祭星辰,稱為「順星」。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順星》:「初八日,黃昏之後,以紙蘸油,燃燈一百零八盞,香而祀之,謂之順星。」
息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安靜。《儒林外史》第七五回:「陳禮又了一道符,叫眾人都息靜。」
冥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紙錢。《喻世明言.卷一.蔣興哥重會珍珠衫》:「平氏沒奈何,只得買木做個外棺包裹,請僧做法事超度,多冥資。」
武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燒菜煮飯時所用燒力很強的火。相對於文火而言。宋.沈與求〈錢塘賦水母〉詩:「絳礬收涎體紆縈,飛刀鏤切武火烹。」
區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村落、部落。《文選.班固.封燕然山銘》:「躡冒頓之區落,老上之龍庭。」唐.李德裕〈幽州紀聖功碑銘〉:「區落蕭然,陰燐青熒。」
胡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裝瘋賣傻。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楔子》:「別的都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只會齋得飽,也只向那僧房中胡渰,那裡怕燒了兜率伽藍。」
祭王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民俗活動。王爺,原為對瘟神的尊稱。舊時因醫藥不發達而瘟疫時起,眾人會以作醮的方式來祭拜俗稱「王爺」的瘟疫神。祭典中會將上載神像、插旌旗、艦首高掛長幡、艙內載滿各種祭品的王船,或放流海上,或燒焦化,象徵已將瘟神送走。後來隨著時代環境的改變,「祭王爺」已不限定在送瘟神,更著重在防邪治祟、保境佑民的功能。並逐漸擴大為祭拜各種代玉皇大帝巡察人間善惡的代天巡狩王爺、千歲。俗稱為「建王醮」。
化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燒紙錢給鬼神、死者。《水滸傳》第三二回:「大路有一乘轎子,七八個人跟著,挑著兩個盒子,去墳頭化紙。」《老殘遊記二編》第九回:「這三人化紙,一定是其家死了人,化給死人的。」也作「烈紙」、「烈紙錢」。
屠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屠殺百姓,燒房舍。《史記.卷五三.蕭相國世家》:「項王與諸侯屠燒咸陽而去。」唐.韓愈〈與鄂州柳中丞書〉:「戰天下之兵,乘機逐利,四出侵暴,屠燒縣邑,賊殺不辜。」
冥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化給死人的假鈔票,稱為「冥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