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1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音樂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為特定目的舉辦的音樂節慶活動。為英語festivals的意譯。
2.民國三十二年政府為提倡音樂教育,核定四月五日為音樂節。
愁眉苦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愁眉苦臉」之典源,提供參考。 ※《儒林外史.第四七回》成老爹把賣主、中人,都約了來,大清早坐在虞家廳上。成老爹進來請大爺出來成契。走到書房裡,只見有許多木匠、瓦匠在那裡領銀子。虞華軒捧著多少五十兩一錠的大銀子散人,一個時就散掉了幾百兩。成老爹看著他散完了,叫他出去成田契。虞華軒睜著眼道:「那田貴了!我不要!」成老爹嚇了一個痴。虞華軒道:「老爹,我當真不要了!」便吩咐小廝:「到廳上把那鄉裡的幾個泥腿替我趕掉了!」成老爹氣的愁眉苦臉,只得自己走出去回那幾個鄉裡人去了。
聖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天子的美意。《文選.謝靈運.九日從宋公戲馬臺集送孔令詩》:「良感聖心,雲旗興暮節。」
金銀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祭拜時燒化給鬼神、祖先的紙張,有金紙和銀紙兩種。金紙形式多種,主要是為了配合所祀神佛位階不同而設計的。銀紙則分為大銀和小銀兩種,大銀限於先祖忌或人死亡時使用,而小銀則是在普渡、祭拜先祖及陰鬼時焚化。
十二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人分一天為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等十二個時
容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隨風飄蕩。《文選.張衡.東京賦》:「建旒之太常,紛焱悠以容裔。」南朝宋.謝莊〈懷園引〉:「還流兮潺湲,歸煙容裔去不旋。」
八字全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時議婚,男女雙方用來書寫生八字,交給對方,藉以推斷生剋吉凶的禮帖。也稱為「八字帖」、「庚帖」。
衍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祝頌人五十歲壽,稱為「衍慶」。
鳳山縣舊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高雄市古蹟,位於左營區。創建於清康熙六十一年(西元1722)。原為土城,共有四門,乾隆二十五年(西元1760)曾在城上安置大炮。但經五十一年林爽文事件後,鳳山的行政中心移至陂頭街(今鳳山市),原有土城被稱為「舊城」。嘉慶年間曾將行政中心遷回,道光年間又把土城改建為石城,但因當時知縣病死,被視為不吉,舊城又被廢棄,從此年久失修。目前僅殘留東(鳳儀門)、北(拱門)、南(啟文門)三城門及部分牆垣,西門則已傾圮。屬一級古蹟。
成雙作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配作一對。元.曾瑞《留鞋記》第一折:「揀甚麼良并吉日,則願他停眠少睡,早早的成雙作對。」清.洪昇《長生殿》第四四齣:「願教他人世上夫妻輩,都似我和伊永遠成雙作對。」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