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身無寸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手無寸鐵」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手無寸鐵」原作「手無寸刃」。《異苑》一書所記皆神話傳說之事,其中記載晉代一則故事:住在順陽南鄉的楊豐和兒子楊香在田裡收割穀物時,被出沒的老虎給咬住,年僅十四歲的楊香,手上沒有拿任何短小鋒利的武器,直接捉住老虎的脖子,結果救了父親一命。刃就是鐵器,所以後來從這裡演變成「手無寸鐵」這句成語,用來形容手上沒有拿任何武器。另外在較早的文獻漢朝李陵〈答蘇武書〉:「兵盡矢窮,人無尺鐵,猶復徒首奮呼,爭為先登。」已可見到「人無尺鐵」一詞,意思是說:士兵傷亡慘重,箭矢也用完了,手上連一件短小的武器也沒有,還是奮勇爭先上前殺敵。
歸謬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證明某一命題成立,先提出與此命題相反的假設,再從這個假設中得出和已知條件相矛盾的結果,以否定此假設而肯定原來的命題。也稱為「反證法」。
九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周代官秩的等級。由九命以至一命,如上公九命為伯、侯伯七命、子男五命;王之三公八命,其卿六命、其大夫四命;公之孤四命,其卿三命、其大夫再命、其士一命等。命謂加爵服,而其宮室車旗禮儀等,皆依其命數而各有不同。
2.北周官秩的等級。宇文泰為魏作九命之典,以第一品為九命,第九品為一命,每命又分為二級。見《周書.卷二.文帝紀下》。
蒙一飯之恩,尚殺身以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受人點滴恩惠,尚知以性命回報。參見「一飯之恩」條。《薛仁貴征遼事略》:「古人言:『蒙一飯之恩,尚殺身以報。』兼將軍救我一命,其恩非小,何敢無禮!」
剖腹藏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珍珠,因為害怕別人把珍珠偷走,放在哪裡都不放心。所以就把自己的肚子剖開,把珍珠藏在肚子裡面,就這麼一命鳴呼。」侍臣們說:「為了貪圖財寶而損傷自己的性命,這人實在可笑!」唐太宗聽了就說:「你們不用笑他的愚蠢行為,現今那些作官的人,不顧性命貪贓枉法,死了以後連子孫都受辱;作皇帝的追求享受,因而亡國,他們的行為,不就和那貪財的人一樣的愚蠢可笑嗎?」後來「剖腹藏珠」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人愛財傷身的輕重顛倒行為。在《資治通鑑.卷一九二.唐紀八.太宗貞觀元年》也見到類似的記載,可供參考。
手無寸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手無寸鐵」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手無寸鐵」原作「手無寸刃」。《異苑》一書所記皆神話傳說之事,其中記載晉代一則故事:住在順陽南鄉的楊豐和兒子楊香在田裡收割穀物時,被出沒的老虎給咬住,年僅十四歲的楊香,手上沒有拿任何短小鋒利的武器,直接捉住老虎的脖子,結果救了父親一命。刃就是鐵器,所以後來從這裡演變成「手無寸鐵」這句成語,用來形容手上沒有拿任何武器。另外在較早的文獻漢朝李陵〈答蘇武書〉:「兵盡矢窮,人無尺鐵,猶復徒首奮呼,爭為先登。」已可見到「人無尺鐵」一詞,意思是說:士兵傷亡慘重,箭矢也用完了,手上連一件短小的武器也沒有,還是奮勇爭先上前殺敵。
手無尺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手無寸鐵」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手無寸鐵」原作「手無寸刃」。《異苑》一書所記皆神話傳說之事,其中記載晉代一則故事:住在順陽南鄉的楊豐和兒子楊香在田裡收割穀物時,被出沒的老虎給咬住,年僅十四歲的楊香,手上沒有拿任何短小鋒利的武器,直接捉住老虎的脖子,結果救了父親一命。刃就是鐵器,所以後來從這裡演變成「手無寸鐵」這句成語,用來形容手上沒有拿任何武器。另外在較早的文獻漢朝李陵〈答蘇武書〉:「兵盡矢窮,人無尺鐵,猶復徒首奮呼,爭為先登。」已可見到「人無尺鐵」一詞,意思是說:士兵傷亡慘重,箭矢也用完了,手上連一件短小的武器也沒有,還是奮勇爭先上前殺敵。
披古通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云孔子,聖人之後也,滅於宋。其祖弗父何,始有國而授厲公,及正考父佐戴武宣,三命茲益恭。故其鼎銘曰:『一命而僂,再命而傴,三命而俯。循牆而走,亦莫余敢侮,饘於是,粥於是,以餬其口。其恭儉也,若此。』」臧孫紇有言:「聖人之後,若不當世,則必有明君而達者焉。孔子少而好禮,其將在矣。」屬臣曰:「汝必師之,今孔子將適周,觀先王之遺制,考禮樂之所極,斯大業也,君盍以乘資之,臣請與往。」公曰:「諾。」與孔子車一乘,馬二疋,堅其侍御。敬叔與俱至周,問禮於老聃,訪樂於萇弘,歷郊社之所,考明堂之則,察廟朝之度。 〔注解〕 (1) 南宮敬叔:孔子弟子,孟僖子之子,春秋魯人,生卒年不詳。 (2) 老聃:李耳,生卒...
上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周制,三公八命,出封時,加一命稱為「上公」。《周禮.春官.典命》:「上公九命為伯,其國家、宮室、車旗、衣服、禮儀,皆以九為節。」
些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片刻、一會兒。《董西廂》卷五:「些兒來遲,已成不救,定應一命見閻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