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壺漿簞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簞食壺漿」之典源,提供參考。 《孟子.梁惠王下》齊人伐燕,勝之。宣王問曰:「或謂寡人勿取,或謂寡人取之。以萬乘之國伐萬乘之國,五旬而舉之,人力不至於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孟子對曰:「取之而燕1>民悅,則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2>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悅,則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3>是也。以萬乘之國4>伐萬乘之國,簞食5>壺漿6>,以迎王師,豈有它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熱,亦運7>而已矣。」 〔注解〕 (1) 燕:周代姬姓諸侯國,故址在今河北、遼寧及韓國北部。為戰國七雄之一,後為秦所滅。 (2) 武王:即周武王。姓姬名發,文王之子,生卒年不詳。因商紂暴虐無...
龍應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裡的混亂失望,不要忘記,真正的民主在生活裡,在方格以外的縱深和廣度裡。」她也批判台灣的執政者:「一介不取是基本操行,誠實是第一原則」;在面對中共的統治者時,她的文章裡這麼寫著:「你容不容許媒體獨立,你尊不尊重知識份子,你用什麼態度面對自己的歷史,以什麼手段去對待人民,每一個細小的決定,都繫在『文明』這兩個字上頭。」龍應台曾經說過:「我其實只是不相信,人權應該以政治立場來區隔。國民黨、共產黨、民進黨、他媽的黨,如果人的尊嚴不是你的核心價值,如果你容許人權由權力來界定,那麼你不過是我唾棄的對象而已。不必嚇我。」龍應台的《野火...
歸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男子外出後,返家歸省父母。《舊五代史.卷三四.唐書.莊宗本紀八》:「將士經年離隔父母,不取敕旨歸寧,上貽聖憂,追悔何及!」
吳承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交加,這年冬天,竟病倒了。  兩次鄉試的失利,再加上父親的去世,對吳承恩的打繫是沉重的。在他看來,考不取舉人,不僅付資無由,而且愧對父母,有負先人。但他並不以為自己沒考取是沒本事,而只是命運不濟,他認為"功名富貴自有命,必須得之無乃痴?"  生活困頓給吳承恩帶來的壓力並不小於科考的失利。父親去世以後,他需要操持全家的所有開支,但他卻沒有支撐門戶的能力,更沒有養家活口的手段。家中生活來源,除了每月從學府裡領回六斗米外,只能坐食父親所留遺產了。  品嘗了社會人生酸甜苦辣的吳承恩,開始更加清醒地、深沉地考慮社會人生的問題,並且...
侈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奢侈淫靡。《戰國策.楚策四》:「專淫逸侈靡,不顧國政,郢都必危矣。」《文選.司馬相如.子虛賦》:「足下不稱楚王之德厚,而盛推雲夢以為高,奢言淫樂而顯侈靡,竊為足下不取也。」
後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將來的世代。《論語.季氏》:「今不取,後世必為子孫憂。」《文選.古詩十九首.生年不滿百》:「愚者愛惜費,但為後世嗤。」
以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以後。《史記.卷一○.孝文本紀》:「此細民之愚,無知抵死,朕甚不取。自今以來,有犯此者,勿聽治。」
釁起蕭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焉用彼相矣?且爾言過矣,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冉有曰:「今夫顓臾,固而近於費。今不取,後世必為子孫憂。」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脩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今由與求1>也,相2>夫子,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3>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4>於邦內。吾恐季孫5>之憂,不在顓臾6>,而在蕭牆7>之內也。」 〔注解〕 (1) 由與求:由,仲由(西元前542∼前480),春秋魯國卞人,字子路,一字季路。孔子弟子,性好勇、事親孝。仕衛,死於孔悝之難。富政治長...
王禹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亦謫居之勝概也彼齊雲,落星,高則高矣,井幹,麗譙,華則華矣,止於貯伎女,藏歌 舞,非騷人之事,吾所不取。吾聞竹工云:"竹之為瓦,僅十稔;若重覆之,得二十稔." 噫 ! 吾以至道乙未歲,自翰林出滁上;丙申,移廣陵;丁酉,又入西掖;戊戌歲除日,有齊安之命;己亥閏三月到郡。四年之間,奔走不暇,未知明年又在何處,豈懼竹樓之易朽乎?幸後之人與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樓之不朽也。咸平二年八月十五日記。
蕭牆禍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焉用彼相矣?且爾言過矣,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冉有曰:「今夫顓臾,固而近於費。今不取,後世必為子孫憂。」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脩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今由與求1>也,相2>夫子,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3>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4>於邦內。吾恐季孫5>之憂,不在顓臾6>,而在蕭牆7>之內也。」 〔注解〕 (1) 由與求:由,仲由(西元前542∼前480),春秋魯國卞人,字子路,一字季路。孔子弟子,性好勇、事親孝。仕衛,死於孔悝之難。富政治長...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