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蜈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蜈蚣1.1 大蜈蚣1.2 馬陸和蜈蚣1.3 關鍵字1.4 參考書目 蜈蚣蜈蚣多數沒有眼睛,而是利用頭頂上的觸角前進。蜈蚣身體有毒的地方在身體第一節的爪子上,所以當遇到敵人時,蜈蚣就會用前面兩隻毒爪,射出毒液,這種毒液對人體無害,只是會疼痛紅腫,而且只要人類不主動攻擊,蜈蚣並不會攻擊人類,而會立刻躲起來。蜈蚣屬於夜行性動物,所以晚上一到,在陰暗涼爽潮濕的地方常可看見牠的蹤跡。(註2) 大蜈蚣這種大蜈蚣含有毒性,若是被這種大蜈蚣咬到,就會有生命危險,不過只要不主動攻擊,大蜈蚣是不會攻擊人類的。大蜈蚣的足顏色相當醒目,...
班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社會的功能。1. 確保學習環境的安全和舒適。2. 避免干擾別班上課。3. 同學之間、師生之間及對待客人時應有合宜的禮儀。4. 使學生專心學習、不適當的行為和違規的行為減到最少。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 行為的一般標準或期望英文關鍵字: general standard or expectation for classroom behavior 參考資料: 林進財著。班級經營理論與策略, 1998年9月,頁61-62,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異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取利潤。工人也對於生產的內容毫無感覺與意識,因為許多高度專業化的工作被細分為許多無數不重要的角色,工人時常會認為和感覺是裝配線而非真正在工作,在製造最後的產品。 生產過程的異化亦即異化勞動,從「為了勞動而生存」變成「為了生存而勞動」。也就是資本家以工資買下工人的時間,為資本家工作、生產活動屬於資本家,並且資本家可以決定如何使用工人的時間。馬克斯乃論證說,生產活動不再是個體獲得滿足和滿足其本身的過程,在資本主義的生產活動裡,反而已經成為一個無聊和無意義的手段,以實現獲得資本主義裡唯一真正重要的目的─賺足夠的錢生存下去。 同...
躲避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球:跳球時由雙方內場球員中各推1人為跳球員在中圈跳球,跳球員跳球後不得故意連續再觸球〈內場球員僅剩1人時不在此限〉,跳球員跳球時不得撥球2次以上。跳球後如球被內場球員所獲得球者,第一次攻擊不得攻擊對方跳球員。如跳球員故意被攻擊,妨礙對隊時應判技術犯規。跳球後如球被外場球員所獲得球者,得攻擊對方跳球員。五.出 局:身體及附著物被對隊直接擊中而未能接住者【踩線不出局僅以犯規論】。對隊攻擊,守隊2人以上觸球而未能接住時最先觸球者出局。內場球員被球擊觸後,如隊友補救接球之過程有越區,踩線或犯規,最先觸球者出局。比賽進行中,內場球...
銜環結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感恩圖報。參見「結草銜環」條。《醒世恆言.卷一九.白玉孃忍苦成夫》:「大恩未報,刻刻於懷。銜環結草,生死不負。」《初刻拍案驚奇》卷八:「既蒙壯士不棄小人時,乞將同行眾人包裹行李見還,早回家鄉,誓當銜環結草。」
情感性疾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回交替。[註二] 情感性疾患的成因1. 心理分析取向:由佛洛伊德所提出的說法,他假設當個體失去重要他人時,會感受到傷心難過等負面情緒。為了彌補失去重要他人的悲傷感,會先內在投射或認同重要他,若一旦無法因此被補償,就會對重要他人表現出負面的情緒,進而將負面情緒導向自己,而產生憂鬱症。[註三]2. 認知取向︰(1) 認知理論由貝克(1974)所提出.他認為功能的負向想法與信念是造成憂鬱症的主要原因。(2) 習得無助理論:由Seligman(1974)提出,意指個體經過學習或馴化的過程之後,對於可以阻止的負面刺激採取消極不行動...
精熟學習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習,因此在使用此一方法時,可以施以小天使,亦或團體學習的概念,讓學生彼此將強練習,也能抗拒教師一個人時間無法應對所有人的問題。 實際困難有些學生在面對不停練習時,容易感到困乏並且失去興趣,因此多數人在未得要領時,常常是在更多反覆的練習當中,習得更強烈的挫折感,因此如何在學生對事物新鮮感,以及練習次數上得到微妙的中介點,便是現場教師必須多家觀察才能與以應用得宜。 關鍵字中文:精熟學習法英文:mastery learning 參考書目註1 陳麗華 (2008)。陳麗華教授期刊論文集,頁125-137。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註2...
七上八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注解〕 (1) 提撕:佛教徒對古則公案之參究。 (2) 狗子還有佛性也無:指趙州從諗禪師在接引學人時的公案。他對於這個公案,有兩種答法,一說「有」,一說「無」。主要是適應問話者的根性而有不同的答案,期使提問的人不落於知見。(二) ※宋.趙令畤《侯鯖錄.卷七》傅欽之1>作中丞,言鄭仲馮。一日,貢父2>逢之,曰:「小姪何過,致起臺章3>?」欽之慚云:「也只三平二滿4>文字。」貢父熟視5>笑曰:「七上八下人才。」 〔注解〕 (1) 傅欽之:傅堯俞(西元1024∼1091),北宋鄆州人,字欽之,傅立子。仁宗慶曆二年進士。嘉祐末為監察御史。熙寧時言新法不便,忤王安石,除權鹽鐵副使,出為河北轉運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著述。通「撰」。《禮記.祭統》:「銘者,論譔其先祖之有德善。」《漢書.卷八七.揚雄傳下》:「故人時有問雄者,常用法應之,譔以為十三卷,象『論語』,號曰『法言』。」
喜笑顏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笑逐顏開」之典源,提供參考。 《京本通俗小說.西山一窟鬼》婆子道:「這個不是冤家不聚會。好教官人得知,卻有一頭好親在這裡:一千貫錢房臥,帶一個從嫁,又好人材,卻有一床樂器都會,又寫得算得,又是〔口唐〕大官府第出身。只要嫁個讀書官人。教授卻是要也不?」教授聽得說罷,喜從天降1>,笑逐顏開,道:「若還真個有這人時,可知好哩!只是這個小娘子如今在那裡?」 〔注解〕 (1) 喜從天降:突然遇到意想不到的喜事而心中歡喜。見「喜從天降」。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