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3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46.757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多元文化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放運動中開始發跡,當時的黑人及其他族群要求課程內容要有效的反應其種族的歷史、文化和經驗,不應提供以白人為中心的教材。緊接著,低收入族群、身心障礙族群、文化不利族群也紛紛要求教育均等,使得多元文化教育日受重視,在課程上逐漸呈現多元性,而學校文化也要反映不同學生文化背景,教師也要發展不同教學方式來適應不同學生的需求。由於不是每人都相信多元文化的價值,有人認為過分強調族群,不容易建立國家認同。而且族群文化和語言過於複雜,不容易能夠在學校有限的課程中融入教學,難以對各個族群介紹的全面。 多元文化教育背景多元文化教育起源於1960...
蹂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摧殘。《老殘遊記》第一回:「他們不知想法敷衍著早點泊岸,反在那裡蹂躪好人。」《文明小史》第三五回:「仲翔看完了信,心中大怒道:『我們漢種的人為何要異種人來蹂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陸軍的編制單位。五百人為一營。如:「第一營」、「第九營」。
子虛烏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楚稱3>;「烏有先生」者,烏有4>此事也,為齊難5>;「無是公」者,無是人也,明天子之義。故空藉此三人為辭,以推天子諸侯之苑囿。其卒章歸之於節儉,因以風諫。奏之天子,天子大說。 〔注解〕 (1) 相如:司馬相如(西元前179∼前117),字長卿,漢蜀郡成都人。為人口吃而善著書,景帝時為武騎常侍,後稱病免官。復以子虛賦得武帝賞識,又作上林賦以獻,拜為郎。後奉使西南,轉遷孝文園令。相如之賦,詞藻瑰麗,氣韻排宕,為漢賦辭宗,影響當代及後世甚鉅。亦稱為「馬相如」。 (2) 子虛:司馬相如〈子虛賦〉中的虛構人物,為楚國的使臣。以「子虛」為名,取其虛言義,表所言者皆虛假不真實。 (3) 為楚稱:稱道...
無所適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北齊書.卷二三.魏蘭根列傳》:「從行台蕭寶寅討破宛川,俘其民人為奴婢,以美女十人賞蘭根。蘭根辭曰:『此縣界於強虜,皇威未接,無所適從,故成背叛。今當寒者衣之,飢者食之,奈何將充僕隸乎?』」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不管遇到任何事情,按情況採取對應措施。《金瓶梅》第四八回:「常言:『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事到其間,道在人為,少不的你我打點禮物,早差人上東京,央及老爺那裡去。」也作「軍來將敵,水來土堰」。
布魯納(Jerome_S._Bruner)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魯納(J. S. Bruner)所指任何科目都可藉某種方式教給任何兒童的概念。發現式教學布魯納提出以人為學科中心取向的發現式教學(Discovery Learning)。係指學生在學習情境中,經由自己的探索尋找,從而獲得知識的一種學習方式。 教學理論四項原則動機原則:學習要有動機(motivation),兒童必須先得喜歡學習,願意學習,而後教學才有效果。結構原則:結構是指教材組織而言,Bruner認為,任何知識的傳授,只要在教材組織結構上能配合兒童學習心理,都可以達到教學的良好效果。順序原則:按Bruner的說法,順序有...
如數家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他去送行,沒有送到城郊;贈送孔子禮物,也沒有送家中的珍寶。他生病了,沒有士人來探望;死了,也沒有士人為他流淚。反而官女穿著喪服跟隨他的,有十多人。可見他平時對士人不夠周到,卻過分寵愛女性,所以我不哭泣。」這個典故用到了「家珍」。至於出現「如數家珍」的書證如清.江藩《漢學師承記.卷七.凌廷堪》:「君讀書破萬卷,肄經邃於士禮,披文摘句,尋例析辭,聞者冰釋。……地理沿革,官制變置,元史姓氏,有詰之者,從容應答,如數家珍焉。」清.梁章鉅《歸田瑣記.卷四.鄭蘇年師》:「(鄭蘇年師)肆力於學,尤喜讀經世有用之書,自《通鑒》、《通考》外,若陸宣公、李忠定……諸公著作,靡不貫串,如數家珍。」均是稱讚人的學問...
莫非定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若缺陷有很多個可能性,則它必然會朝往令情況最壞的方向發展」。 行政管理涉及的因素非常複雜,單就人為而言,管理學家也是極難解釋,故此,管理者自不能避免目標制訂和執行永不出錯,這個管理原則說明,如果一個危機將要發生,它總會出事,換言之,管理者需要時時刻刻做好準備,面對到來的失誤和失敗。 莫菲法則是管理哲學的一個論點,包含著悲觀主義的元素,說明「得不喜,失不憂」,在工作上要時刻準備接受失敗,有些人常常說凡事無不可為,只要一鼓作氣往前衝,便能獲得成功,可是,他們卻忽略了一點,就是世上永無常勝將軍,人生不免有挫折失敗。...
個案研究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範圍);否則任何事物均要蒐集恐無可能。3.分析單位:即界定”個案”之問題,古典之個案研究,可能以一個人為分析單位,蒐集有關該人之資料;數個類似之個人或個案,則可構成多種個案設計;個案也可能是某一事件或實在體。4.連結命題與資料:根據事先確立之命題,然後以資料佐證。此種作法雖有多種,但無一種能精確地描述所分派之受試者以及處理條件,在這些作法中最適合於個案研究使用的為”組型匹配”(pattern-matching)觀念,即是把資料與命題結合成關係之一種方法。5.解釋研究發現之規準:已至少要有兩個對立之命題,然後根據不同之組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