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484.3755 ms
共 26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七零八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散亂的樣子。《東周列國志》第一六回:「殺得齊兵七零八落,大敗而奔。」《兒女英雄傳》第二回:「都沖得東倒西歪,七零八落。」
|
遺臭萬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子,東晉龍亢人。初拜駙馬都尉,定蜀,滅成漢。攻前秦,因破姚襄有功,官至大司馬;與前燕慕容垂戰於枋頭,大敗而還。後廢帝奕,立簡文帝,陰謀篡奪,專擅朝政,威勢顯赫,意欲受禪,未成,旋以疾卒。
(2) 臥語:躺著說話。
(3) 寂寂:落寞而無所作為。
(4) 文、景:指晉文帝司馬昭、晉景帝司馬師。司馬昭(西元211∼265),字子上,三國魏溫縣人。司馬懿的次子,司馬師之弟。曹髦在位時,繼其兄司馬師之後為大將軍,專擅國政,自為丞相,後封為晉公,加九錫。死後,其子司馬炎篡魏稱帝,建立晉朝,追尊為文帝。司馬師(西元208∼255),字子元,三國魏溫縣人。司馬懿長子。魏明帝景初中,拜散騎常侍,累遷中...
|
虛張聲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只要能把吳蘭的軍隊打敗,張飛必然就會撤軍。」曹洪接受了這個建議,立刻率領大軍攻打吳蘭的營地,吳蘭果然大敗,張飛亦如所料的撤了駐軍。這段文字中的「先張聲勢」,指的是誇大聲威,張揚氣勢,後來「張」多作「虛張」,以加強語義中「誇大不實」的涵義,「虛張聲勢」這句成語就是從這裡演變出來的,用來形容故意誇大聲威,張揚氣勢,用以嚇阻他人。出現「虛張聲勢」的書證如唐.韓愈〈論淮西事宜狀〉:「今聞討伐元濟,人情必有救助之意,然皆闇弱,自保無暇,虛張聲勢,則必有之。」
|
縱虎歸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東漢靈帝末年,討黃巾賊有功,遂為安喜縣尉。密誅曹操不成,潛逃。三顧茅廬始得諸葛亮輔佐。後與孫權聯合大敗曹操於赤壁,取得益州與漢中,自立為漢中王。西元二二一年,於成都即位稱帝,國號漢,年號建章。伐東吳兵敗,損失慘重,退回白帝城,因病崩逝,享年六十二,諡號昭烈帝,史稱為「劉先主」。
(3) 巴:劉巴(?∼西元222),三國蜀零陵烝陽人,字子初。少有名,劉表多次薦舉不就。初依曹操,後歸劉璋。劉備攻取益州後,劉巴歸附。多奇謀良策,諸葛亮曾稱讚說︰「運籌策於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初遠矣。」
(4) 內:音ㄋㄚˋ,通「納」,接納。
(5) 張魯:字公祺,東漢末沛國豐人,生卒年不詳。獻帝初平二年,創五斗...
|
惡貫滿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而是天命要我去做,我如果不遵守天命,那我就有大罪了!」將士聽了周武王的宣言後士氣大增,終於在牧野一戰大敗商朝軍隊,推翻了紂王,建立周朝。後來「惡貫滿盈」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罪大惡極,末日已到。
|
三申五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三令五申」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孫武是春秋著名的兵法家,本為齊國人,後來成為吳王闔閭的將軍,大敗楚國,威逼齊、晉,震驚諸侯。孫武著有兵法十三篇,主要內容為分析戰爭形勢,探討軍事作戰策略、方式。《孫子兵法》被後世尊為「兵經」。當時孫武帶著自己寫的兵法去見吳王闔閭,吳王看了以後,雖然覺得孫武寫得不錯,但仍有點不信任,便問孫武:「你的兵法我都看過了,可以試試指揮軍隊嗎?」孫武說:「當然可以。」吳王存心要給孫武出難題,又問:「那用婦女來試驗也可以嗎?」孫武也說可以。於是吳王召集了宮中的嬪妃宮女,一共一百八十名,讓孫武指揮她們。孫武先將她們分成兩隊,命吳王最寵愛的兩個嬪妃做隊長,讓她們每個人...
|
錦囊妙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東漢靈帝末年,討黃巾賊有功,遂為安喜縣尉。密誅曹操不成,潛逃。三顧茅廬始得諸葛亮輔佐。後與孫權聯合大敗曹操於赤壁,取得益州與漢中,自立為漢中王。於成都即位稱帝,國號漢。伐東吳兵敗,損失慘重,退回白帝城,因病崩逝,諡號昭烈帝。
(2) 孔明:諸葛亮(西元181∼234),字孔明,三國蜀漢琅琊郡陽都人。避亂荊州,劉備三訪其廬乃出。為人足智多謀,忠心耿耿。曾敗曹操於赤壁,佐定益州,使蜀與魏、吳成鼎足之勢。劉備歿,輔助後主劉禪,封武鄉侯。志在攻魏以復中原,乃東和孫權,南平孟獲,與魏長期爭戰,後鞠躬盡瘁,卒於軍中,諡號忠武。
(3) 子龍:趙雲(?∼西元229),字子龍,三國時常山真定人。初從公孫...
|
狼狽不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國志.卷三六.蜀書.關張馬黃趙傳.馬超》超既統眾,遂與韓遂合從,及楊秋、李堪、成宜等相結,進軍至潼關。曹公與遂、超單馬會語,超負其多力,陰欲突前捉曹公,曹公左右將許褚瞋目盻之,超乃不敢動。曹公用賈詡謀,離間超、遂,更相猜疑,軍以大敗。超走保諸戎,曹公追至安定,會北方有事,引軍東還。楊阜說曹公曰:「超有信、布之勇,甚得羌、胡心。若大軍還,不嚴為其備,隴上諸郡非國家之有也。」超果率諸戎以擊隴上郡縣,隴上郡縣皆應之,殺涼州刺史韋康,據冀城,有其眾。超自稱征西將軍,領并州牧,督涼州軍事。康故吏民楊阜、姜敘、梁寬、趙衢等,合謀擊超。阜、敘起於鹵城,超1>出攻之,不能下;寬、衢閉冀城門,超不得入。進...
|
一敗塗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壹敗塗地注音︰| ㄅㄞˋ ㄊㄨˊ ㄉ|ˋ漢語拼音︰yī bài tú dì釋義︰即「一敗塗地」。見「一敗塗地」條。
01.《史記.卷八.高祖本紀》:「天下方擾,諸侯並起,今置將不善,壹敗塗地。」(源) 參考詞語︰大敗塗地注音︰ㄉㄚˋ ㄅㄞˋ ㄊㄨˊ ㄉ|ˋ漢語拼音︰dà bài tú dì釋義︰義似「一敗塗地」。見「一敗塗地」條。
01.宋.陸游〈書賈充傳後〉:「赤壁之役,以魏武之雄,乘破竹之勢,而大敗塗地,終身不敢南鄉。」
02.《聊齋志異.卷五.郭生》:「名小立,遂自以為是,執葉、繆之餘習,狃而不變,勢不至大敗塗地不止也。」
|
有志竟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後漢書.卷一九.耿弇列傳》載,漢朝建威將軍耿弇(ㄧㄢˇ),曾立下多次輝煌的戰功,光武帝劉秀對他十分信任。因為據守琅邪郡的張步不接受招降,於是他奉命領兵攻打,最後在臨淄大敗張步。幾天後,皇上來到臨淄勞軍,並且對他說:「以前在南陽時,你提出取得天下的計策,我以為不可能成功;現在天下大勢已定,可見只要立下志向努力去做,事情終必會成功。」後來「有志竟成」這個成語就從這裡的「有志者事竟成也」演變而出,用於表示立定志向去做,終必成功。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