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51.160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愜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合意、服氣。《喻世明言.卷三.新橋市韓五賣春情》:「倘有人不愜氣,在此飛磚擲瓦,安身不穩。」
鹿死不擇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音,庇蔭之處。「鹿死不擇音」指鹿快死的時候,無暇選擇庇蔭的地方。比喻情況危急,無法慎重考慮安身之道。《左傳.文公十七年》:「又曰:『鹿死不擇音。』小國之事大國也,德則其人也;不德則其鹿也。鋌而走險,急何能擇?」《後漢書.卷六五.皇甫張段列傳.皇甫規》:「臣雖汙穢,廉絜無聞,今見覆沒,恥痛實深。傳稱『鹿死不擇音』,謹冒昧略上。」
井中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井底之蛙」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莊子是戰國時的思想家,他所生活的時代,百姓飽受戰火之苦,個人的生命在戰爭中就像螻蟻般的脆弱,朝不保夕。莊子自覺無法改變現實環境的殘酷無情,轉而思考個人如何在動盪的世間安身立命。他用了許多天馬行空,富於想像力的寓言,生動貼切的表達了他的中心思想。在〈秋水〉中,莊子生動地描述了河伯和北海的對話。秋天的時候,黃河河水高漲,河面寬廣到甚至無法從這岸分辨對岸的牛馬。河伯對此沾沾自喜,以為天下沒有比黃河更壯觀的景象了。但當河伯順流東下,來到了北海,看到了一片沒有邊際的汪洋,比起自己居住的黃河不知大上了多少倍時,就對自己之前的無知和自傲感到慚愧不已。北海便對河伯說...
遐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廣大而長遠的福祉。《詩經.小雅.天保》:「降爾遐福,惟日不足。」南朝梁.陶弘景〈授陸敬游十賚文〉:「可以安身靜臥,顯祗遐福。」
蜂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像蜜蜂成群而起。《三國演義》第九三回:「盜賊蜂起,奸雄鷹揚,社稷有累卵之危,生靈有倒懸之急。」《紅樓夢》第一回:「偏值近年水旱不收,鼠盜蜂起,無非搶田奪地,民不安生,因此官兵剿捕,難以安身。」
窮猿奔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人在困窘的境況,急於尋找安身的地方。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北門之歎,久已上聞,窮猿奔林,豈暇擇木?」也作「窮猿投林」。
井底蝦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井底之蛙」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莊子是戰國時的思想家,他所生活的時代,百姓飽受戰火之苦,個人的生命在戰爭中就像螻蟻般的脆弱,朝不保夕。莊子自覺無法改變現實環境的殘酷無情,轉而思考個人如何在動盪的世間安身立命。他用了許多天馬行空,富於想像力的寓言,生動貼切的表達了他的中心思想。在〈秋水〉中,莊子生動地描述了河伯和北海的對話。秋天的時候,黃河河水高漲,河面寬廣到甚至無法從這岸分辨對岸的牛馬。河伯對此沾沾自喜,以為天下沒有比黃河更壯觀的景象了。但當河伯順流東下,來到了北海,看到了一片沒有邊際的汪洋,比起自己居住的黃河不知大上了多少倍時,就對自己之前的無知和自傲感到慚愧不已。北海便對河伯說...
厝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安身。《後漢書.卷三○下.郎顗傳》:「怔營惶怖,靡知厝身。」
流寓失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零的身世和朋友從此分隔兩地的無奈。後來「流離」和「失所」被合用成「流離失所」,用來形容轉徙離散,無處安身
容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安身。《莊子.盜跖》:「窮於齊,圍於陳蔡,不容身於天下。」《韓非子.詭使》:「無宅容身,死田畝。」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