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6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40.62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兩袖清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任何珍貴的物品去饋贈權貴,藉以拉攏關係,還寫下一首〈入京〉詩說道:「那些地方特產本是供人民享用,只因官員強行搜括反使人們遭殃。回京時,我是什麼也沒帶,只有『清風兩袖』去朝見天子,免得老百姓來道短說長。」後來「兩袖清風」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作官廉潔,毫無貪贓枉法之事。
德高望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司馬元顯,生卒年不詳。晉司馬道子之子。 (2) 諷:暗示。 (3) 禮官:職官名。職司禮儀的官員。 (4) 下議:交給下面討論。 (5) 錄:登錄、任用。 (6) 百揆:總理國政之行政長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統理國政的官員、職位。如古代稱宰相為「首揆」,近代則稱內閣總理或相當內閣總理的官職為「閣揆」。《晉書.卷一九.禮志上》:「桓溫居揆,政由己出。」
賓至如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庭中照明的火炬。 (3) 賓從有代:賓客的隨從有替代的僕人供差遣。 (4) 巾車:掌管車輛的官員。 (5) 脂轄:給車輪上油,指保養車輛。轄,車軸兩端的金屬鍵。 (6) 隸人:古代稱因罪沒為官奴、專服勞役之人。 (7) 牧圉:飼養照料牛馬之人。圉,音ㄩˇ,養馬的人。 (8) 菑患:災難禍患。菑,音ㄗㄞ,同「災」。 (9) 銅鞮之宮:指春秋晉之離宮。銅鞮,春秋晉邑名。鞮,音ㄉ|。 (10) 舍於隸人:住的房舍有如一般下人所住的房舍。 (11) 夭厲不戒:沒有防範災疫。夭厲,災疫等不祥的事物。
杯盤狼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很奇怪,因為一斗跟一石差了十倍,就問他是什麼原因,淳于髡回答說:「如果我在大王面前喝酒,身旁有監督的官員,那我心中充滿戒慎恐懼,只要喝一斗酒就會醉了。如果是朋友之間喝酒,互行酒令娛樂,那麼喝個五、六斗酒我就會醉。但如果在夜晚時刻,酒席上男女雜混,促膝而坐,酒杯交錯,當宴飲結束後,桌上杯盤散亂,堂上燭火熄滅,主人送走其他客人,只留下我一人,此時鬆解上衣,微微聞到主人身上傳來的香氣,這時我的心情最快樂,可以喝下一石酒。由此可見,酒喝多了就會亂性,太過逸樂就會生悲,這個道理無論何事皆同。所以凡事不可過分,否則就會導致衰敗。」齊王聽了淳于髡的勸諫,認為很有道理,從此就不再宴飲整夜。後來《史記》原文中的...
以身作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性格,一面又能體恤民情。章帝時,第五倫官任三公之位,見到許多官吏庸祿而苛刻,於是上疏給皇帝,痛斥這些官員只知用嚴刑竣法,而不知端正自己的行為以作為人民表率。他引《論語》中「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這句話,說明如果自己的行為不端正,人民便不會聽從其所下之號令。故在上位的人,若以自身行為來教化人,受教者將心悅誠服;若只以言語來訓誡人,則容易引發眾人的議論。後來「以身作則」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以自身行為作為他人的榜樣。
苟且偷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得過且過,勉強的生存下去。明.陸采《明珠記》第二九齣:「幸得大理寺官員,憐我無罪,時時周給衣食,苟且偷生,仔細思想,我官居極品,誰知有今日。」
賄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以財物利益買通他人。[例]爭取承包工程應公開招標,不可私下賄賂官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官員束在腰間的大帶子。《說文解字.糸部》:「紳,大帶也。」《論語.鄉黨》:「疾,君視之,東首,加朝服,拖紳。」三國魏.何晏.集解:「紳,大帶也。」
改弦易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節儉的人,懲罰偷竊的人,所以懶惰怠慢的人就有怨言;因為不畏強貴,一視同仁,所以豪富權貴就有怨言;禁止官員濫用公帑,所以下屬們就有怨言;事奉貴族不能超過禮制的規定,所以貴族們就有怨言。由此可見,這些人之所以讒謗晏子,並非因為晏子治理不好,而是因為晏子的改革,讓他們既得利益受損,所以才說壞話攻擊他。晏子又請景公不要因此而停止改革,反而要澈底放棄舊路,改行新政,這樣不出三年,就會有好的政聲。這兩個典源一用「更張」,一用「改轍」,後來被合用演變成「改弦易轍」,用來比喻改變制度、做法或態度。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