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士大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舊稱在職居官的人。《周禮.冬官考工記》:「坐而論道,謂之王公;作而行之,謂之士大夫。」唐.韓愈〈師說〉:「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
慢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緩慢、遲緩。如:「慢慢走去」、「慢慢說來」。《儒林外史》第一回:「且忍口氣回去,慢慢向老師說明此人不中抬舉,再處置他也不遲。」《老殘遊記》第三回:「至於其中曲折,亦非傾蓋之間所能盡的,容慢慢的做個說帖呈覽,何如?」
自學輔導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方法。教師在指定作業時,應把握二重點:一是告訴學生要學習什麼;二是告訴學生如何學習。3.指導自學:教師說明功課要點或作業要項以及自學方法後,即指導學生自己去學習,教師巡視輔導,遇到學生發生疑難之處,即協助其解決。4.評量成績:當自學完成之後,教師便收繳報告或作業,或由學生交換訂正,或實施共同訂正,或由教師個別訂定,然後將訂正結果分發給學生,必要時定要實施補救教學,以增進學習效果。 注意事項1.自學輔導法要使學生明瞭學習目的,才能激發其強烈之學習興趣。2.使用自學輔導法時,需與其它之教學方法相互配合,方能擴大教學實效。3....
七上八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用註解,不用要得分曉,不用向開口處承當,不用向舉起處作道理,不用墮在空寂處,不用將心等悟,不用向宗師說處領略,不用掉在無事甲裡。但行住坐臥時時提撕1>「狗子還有佛性也無2>?」「無。」提撕得熟,口議心思不及,方寸裡七上八下,如咬生鐵橛,沒滋味時,切莫退志。得如此時,卻是個好底消息。不見古德有言:「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我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非但祖師門下如是,佛說一大藏教,盡是這般道理。 〔注解〕 (1) 提撕:佛教徒對古則公案之參究。 (2) 狗子還有佛性也無:指趙州從諗禪師在接引學人時的公案。他對於這個公案,有兩種答法,一說「有」,一說「無」。主要是適應問話者的根性而有不同的答案...
傳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傳授哲理或宗教教義。唐.韓愈〈師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立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立刻、即時。《儒林外史》第一回:「時知縣此時心中十分惱怒,本要立即差人拿了王冕來責懲一番,又想恐怕危老師說他暴躁。」《老殘遊記》第一八回:「霎時飯罷,白公立即過河,回省銷差。」
班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學校每一班級中,由學生互相推選或老師指派的學生代表,負責管理或執行班級事務。[例]老師說一位好班長是要品學兼優,熱忱助人的。 △班代、班頭
惡人先告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幹壞事的人反而先去告官、訴冤枉。如:「是他先欺負我,他卻惡人先告狀,跟老師說我打他。」
啟發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所謂啟發法,是啟迪學生智慧、啟發學生思想的一種教學方法,與傳統的注入法不同。注入法是由教師說、學生聽,只有教師的片面講述而無學生的活動,學生只能被動的接受教師所傳授的知識,毫無自動思考的機會;啟發法是教師以學生的經驗為基礎進行教學,上課時由教師提出問題,使學生運用思想去理解、分析、推論、判斷、綜合、批評,以求解答或解決問題,從而可以"觸類旁通"、"舉一反三",使經驗逐漸擴散,思想更為靈活。目錄1 舉例1.1 五段教學法之應用1.2 五段教學法之優缺點2 關鍵字3 參考資料 舉例啟發教學法之範圍並不固定,凡能啟迪學生思考、...
抗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面色嚴正不屈。唐.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後學,作師說,因抗顏而為師。」宋.蘇軾〈上劉侍讀書〉:「抗顏高議,自以無前。」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