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0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含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包含的意義。如:「這句話的含義很深,值得細細思量。」也作「涵義」。
歡天喜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也是該的。」那大娘子聽說,暗暗地叫苦:「原來我的丈夫也吃這廝殺了!又連累我家二姐與那個後生無辜受戮。思量起來,是我不合當初做弄他兩人償命。料他兩人陰司中也須放我不過。」當下權且1>歡天喜地,並無他說。明日捉個空,便一逕2>到臨安府前叫起屈來。 〔注解〕 (1) 權且:暫且。 (2) 一逕:一直、直接。
尋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探求。唐.元稹〈遣行詩〉十首之七:「尋覓詩章在,思量歲月驚。」《警世通言.卷十二.范鰍兒雙鏡重圓》:「但聞四野號哭之聲,回頭不見崔氏。亂軍中無處尋覓,只得前行。」也作「尋求」、「尋找」。
思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考慮、思量、思慮、思索
思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思量。《漢書.卷五九.張衡傳》:「使專精神,憂念天下,思惟得失。」《三國志.卷一○.魏書.荀攸傳》:「我每有所行,反覆思惟,自謂無以易;以咨公達,輒復過人意。」也作「思維」。
決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拿定主意。如:「幾經思量,她決心皈依佛門。」也作「決意」。
考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思量、斟酌。如:「這件事須先通盤考慮,然後再做決定,以免後悔。」
思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緬懷、惦記、懷念、懷想、牽掛、想念、思量
回心轉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不曾中斷,但這些學者在百念之中,卻不曾放棄成見,也不曾改變自己的主觀態度,然後把聖人話語再仔細斟酌思量,以揣摩聖人所欲傳達的道理。朱熹話中,批評當時學者「不會略略回心轉意去看,把聖賢思量」,是批評他們雖然讀聖賢書,卻不知應該改變自己原有態度,扭轉既有主觀,真心實意地回頭思考聖人話語,以做出正確的理解。後來「回心轉意」演變為成語,用來指改變心意,如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一折:「待我慢慢的勸化俺媳婦兒,待他有個回心轉意,再作區處。」
總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童年。舊時未成年男女,編紮頭髮,形如兩角,稱為「總角」,故用以指未成年的男女。《詩經.齊風.甫田》:「婉兮孌兮,總角丱兮。」《儒林外史》第八回:「便是小姪們聞了表兄訃音,思量總角交好,不想中路分離,臨終也不能一別。」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