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0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曇花一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虛妄。舍利弗,諸佛隨宜說法,意趣難解,所以者何?我以無數方便,種種因緣、譬喻言辭,演說諸法,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唯有諸佛乃能知之。」 〔注解〕 (1) 舍利弗:釋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號稱智慧第一。初從六師外道的刪闍那毗羅胝子出家,後因聽到釋迦牟尼之弟子馬勝比丘說因緣所生法的偈頌,改學佛法。 (2) 妙法:精微深奧的佛法。 (3) 優曇鉢華:即曇花。據佛經載,此花三千年開一次,乃佛之瑞應。曇,音ㄊㄢˊ。鉢,音ㄅ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胡亂、苟且的度過。如:「鬼混」、「混日子」。《儒林外史》第一二回:「思量房裡沒有別人,只是楊執中的蠢兒子在那裡混。」
得隴望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二刻拍案驚奇》卷一一:「過了一日,天色晴明,滿生思量走路,身邊並無盤費。亦且受了焦大郎之恩,要去拜謝。真叫做人心不足,得隴望蜀,見他好情,也就有個希冀借些盤纏之意。」
不假思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不假思量注音︰ㄅㄨˋ ㄐ|ㄚˇ ㄙ ㄌ|ㄤˊ漢語拼音︰bù jiǎ sī liáng釋義︰猶「不假思索」。見「不假思索」條。 01.宋.袁甫《蒙齋集.卷一九.石松子》:「初無奧旨,亦無秘訣。不假思量,何勞論說。」 參考詞語︰不假思慮注音︰ㄅㄨˋ ㄐ|ㄚˇ ㄙ ㄌㄩˋ漢語拼音︰bù jiǎ sī lǜ釋義︰猶「不假思索」。見「不假思索」條。 01.宋.朱熹〈讀蘇氏紀年〉:「至於天下何思何慮,正謂雖萬變之紛紜,而所以應之各有定理,不假思慮而知也。」 參考詞語︰不待思索注音︰ㄅㄨˋ ㄉㄞˋ ㄙ ㄙㄨㄛˇ漢語拼音︰bù dài sī suǒ釋義︰猶「不假思索」。見「不假思索」條。 01...
忖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思量、考慮。《紅樓夢》第二三回:「仔細忖度,不覺心痛神馳,眼中落淚。」也作「忖摸」、「忖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物品放置手中,估量輕重。通「掂」。如:「他拈了拈小石塊,隨手打了個水漂兒。」《孤本元明雜劇.大劫牢.第一折》:「也不索晝夜思量心內想,也不索拈斤播兩顯耀我這英雄猛將。」
一毛不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四:「道者去後,自實展轉思量:『此翁與我向非相識,尚承其好意如此,叵耐繆千戶負欠了我的,反一毛不拔。』」
心不在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明.高明《汲古閣本琵琶記》第二二齣:「你新絃既撇不下,還思量那舊絃怎的,我想起來,只是你心不在焉,特地有許多說話。」
嘔心瀝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黎韓愈所知。所與遊者:王參元、楊敬之、權璩、崔植為密。每旦日出,與諸公遊,未嘗得題,然後為詩,如他人思量牽合,以及程限為意。恆從小奚奴,騎距驢,背一古破錦囊,遇有所得,即書投囊中。及暮歸,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見所書多,輒曰:「是兒要當嘔出心始已耳。」上燈與食,長吉從婢取書,研墨疊紙,足成之,投他囊中。非大醉及弔喪日,率如此,過亦不復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思量、揣度。如:「自忖」、「暗忖」。《詩經.小雅.巧言》:「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