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583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畢生之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終身的恥辱或缺點。《文明小史》第二四回:「其實這番舉動,還是倚賴人的劣性,要算畢生之玷了。」
洗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洗刷冤屈與恥辱。《後漢書.卷六五.段熲傳》:「洗雪百年之逋負,以慰忠將之亡魂。」唐.程長文〈獄中書情上使君〉詩:「但看洗雪出圜扉,始信白圭無玷缺。」也作「洗削」。
尚氣凌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盛氣凌人」。見「盛氣凌人」條。01.宋.朱熹〈與長子受之書〉:「凡事謙恭,不得尚氣凌人,自取恥辱。」 
席不及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周,百里奚轉鬻,管仲束縛,孔子2>無黔突3>,墨子4>無煖席5>。是以聖人6>不高山,不廣河7>,蒙恥辱以干8>世主,非以貪祿慕位,欲事起天下利而除萬民之害。蓋聞傳書曰:神農憔悴,堯瘦臞,舜黴黑,禹胼胝。由此觀之,則聖人之憂勞百姓甚矣!故自天子以下至於庶人,四胑不動,思慮不用,事治求澹者,未之聞也。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漢.班固〈答賓戲〉。 (2) 孔子:孔丘(西元前551∼前479),字仲尼,春秋魯人。生有聖德,學無常師,相傳曾問禮於老聃,學樂於萇弘,學琴於師襄。初仕魯,為司寇,攝行相事,魯國大治。後周遊列國十三年,不見用,年六十八,返魯,晚年致力整理古代經典。有弟子三千,身通六...
鞭不及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高高低低,都在心裡。』江河湖泊中有汙泥濁水,山林草叢中藏有毒蟲猛獸,潔白的美玉中隱藏斑痕,忍受一點恥辱,這也是很正常的事。您還是忍一忍吧!目前暫不出兵,等楚國國勢衰退以後再說吧!」晉景公聽了伯宗這一段話後,於是停止發兵。後來「鞭長莫及」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力量有所不及。
忍尤含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能忍受罪過,含容恥辱。語本《楚辭.屈原.離騷》:「屈心而折志兮,忍尤而攘詬。」也作「忍尤含垢」。
貽羞萬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恥辱永遠流傳下去。如:「秦檜、蔡京的惡行,足以貽羞萬年。」
過市招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招搖過市」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魯國人。生有聖德,學無常師。後來為了推行他的政治理念,帶著弟子周遊列國,首先到達衛國。在衛國住了一個多月後,有一天衛靈公約孔子一同外出,衛靈公偕同南子夫人和宦官雍渠同坐一輛車,而讓孔子乘坐副車跟隨在後,經過街道時,大事張揚引起人民的注意。於是孔子就很感慨地說:「我沒見過喜好美德就像喜歡美人那樣的人。」覺得衛靈公這樣對待他是一種恥辱,就離開了衛國。後來「招搖過市」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故意在人多的地方炫耀自己,以引人注意。
國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家所蒙受的恥辱。《後漢書.卷七三.劉虞傳》:「今天下崩亂,主上蒙塵。吾被重恩,未能清雪國恥。」
含垢忍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忍受恥辱。《晉書.卷九八.王敦傳》:「先帝含垢忍恥,容而不責,委任如舊,禮秩有加。」也作「含垢忍辱」。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