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02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含垢藏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左傳.宣公十五年》:「高下在心,川澤納汙,山藪藏疾,國君含垢,天之道也。」指國君應有容忍恥辱的寬大氣度。《周書.卷二○.賀蘭祥傳》:「先皇含垢藏疾,仍存聘享,欲睦之以鄰好,申之以婚姻。」後比喻包庇壞人壞事。《三國志.卷八.魏書.公孫度傳》裴松之注引《魏略》:「逆賊孫權,遭遇亂階,因其先人劫略州郡,遂成群凶,自擅江表,含垢藏疾。」也作「含垢納汙」。
幽囚受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遭囚禁而蒙恥辱。《史記.卷六二.管晏傳》:「公子糾敗,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鮑叔不以我為無恥,知我不羞小節而恥功名不顯于天下也。」《列子.力命》:「公子糾敗,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
盛衰榮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興盛、衰微、榮耀、恥辱,比喻人世間的各種變遷。明.方孝孺〈文會疏〉:「雖盛衰榮辱,所遇難齊,而道德文章,俱垂不朽。」
共榮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共同分享榮耀與恥辱。《三國演義》第六八回:「卿乃孤之功臣,孤當與卿共榮辱、同休戚也。」
尤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恥辱。元.倪瓚〈至正乙未素衣〉詩:「視民如豵,寧辟尤詬。」
死生榮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死亡與生存,榮譽及恥辱。《呂氏春秋.仲秋紀.論威》:「死生榮辱之道一,則三軍之士可使一心矣。」《隋唐演義》第四○回:「死生榮辱,天心早已安排,何必此時預作楚囚相對?」
洗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去除恥辱。多指受人提拔,以脫離卑賤的地位。唐.李白〈鞠歌行〉:「秦穆五羊皮,買死百里奚。洗拂青雲上,當時賤如泥。」
洗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洗除冤屈、恥辱。如:「洗脫罪名」。《儒林外史》第十一回:「小弟們還恨得知此事已遲,未能早為先生洗脫,心切不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