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37.513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白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226~1306)字太素,一字仁甫,號蘭谷,元河北真定人,原籍隩州(今山西河曲縣)。自幼聰穎,善默記,早年習詩賦,後精於度曲。其詞風受宋詞豪放派影響,但亦有婉麗之作,內容多為懷古、閒適、詠物與應酬。散曲內容大抵是嘆世、詠景和閨怨之作。與關漢卿、馬致遠、鄭光祖合稱為「元曲四大家」。著有《天籟集》,雜劇創作有十六種,現留存者,僅剩《梧桐雨》、《牆頭馬上》、《東牆記》三種。
守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祖父母或父母死亡,在家服喪。[例]他在守喪期間謝絕一切的應酬
大宴小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形容應酬很多。如:「天天大宴小酌,長期下來容易傷害健康。」
歸有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歸有光交口稱讚。歸有光反對擬古,多從形式著眼,並沒有達到內容上的真正革新。他的作品以散文為主,大多是應酬文字,也有些是對當時政治的不滿,表現對人民的同情。有些寫景、記敘的文章,即事抒情,真切動人,篇幅短小,言簡意賅,結構精巧,波折多變。 評價游國恩先生在評價歸有光散文特色時說:「他把生活瑣事引到載道的古文中來,使古文更密切地和生活聯繫,因而也寫出一些面目清新的作品」。此外,女性行狀的文體始於宋代,是當時新發展出來的一種文體。然而,歸有光〈先妣事略〉堪稱是先妣行狀的傑作。可是,歸有光〈先妣事略〉在此種文體發展中也是相當特別...
清風兩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廉的故事,內容是說于謙之前的河南官吏在回京城議事時,都會順便帶點絹帕、磨菇之類的地方特產,當作交際應酬的禮品。可是于謙在當河南巡撫時,每次回京城議事都不曾帶任何珍貴的物品去饋贈權貴,藉以拉攏關係,還寫下一首〈入京〉詩說道:「那些地方特產本是供人民享用,只因官員強行搜括反使人們遭殃。回京時,我是什麼也沒帶,只有『清風兩袖』去朝見天子,免得老百姓來道短說長。」後來「兩袖清風」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作官廉潔,毫無貪贓枉法之事。
踵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接續。如:「才剛上任當主管,許多應酬就踵繼而來。」
絕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非常、極甚。《儒林外史》第一八回:「他是絕頂的聰明,看了一夜,早已會了。」《文明小史》第二一回:「這楊子羽不但學問好,而且應酬工夫又是絕頂。」
顧亭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之實,決無可疑;致用主張學問要及於當世之務,不為清談浮泛之文。主張窮經致用,反對言之無物之擬古文學,應酬文字、浪漫文學。主張文學應為聖賢立言、明道、載道。學宗程、朱,篤六經,旁涉國家典制,以及天文,儀象、兵農之屬。晚年則精研考證,兼嗜金石。著有亭林詩文集、日知錄、天下郡國利病書、音學五書等書。 《天下郡國利病書》目從平定三藩之亂以后,清王朝在中國的統治穩定下來了。但是,還有一點叫康熙帝不大放心,這就是怕有些明朝留下來的文人心里不服。于是,他採用一個辦法開"博學鴻詞科",命令各地官員和朝廷大臣,把有學問的文人推薦給朝廷,馬...
帖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應酬的名片或書柬。《儒林外史》第四○回:「蕭雲仙拿了一張紅帖子要武書開名字去拜。」《老殘遊記》第四回:「老殘一面叫茶房來給了挑盒子的四百錢,一面寫了個領謝帖子,送那人出去。」
花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有酒女陪飲的酒宴。[例]他從不參加喝花酒的應酬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