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73.555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班門弄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弄斧班門注音︰ㄋㄨㄥˋ ㄈㄨˇ ㄅㄢ ㄇㄣˊ漢語拼音︰nòng fǔ bān mén釋義︰即「班門弄斧」。見「班門弄斧」條。 01.明.高濂《玉簪記.第一六齣》:「小生略記一二,弄斧班門,休笑,休笑。」 02.《儒林外史.第二八回》:「先生大名,如雷灌耳。小弟獻醜,真是弄斧班門。」  參考詞語︰班門取罪注音︰ㄅㄢ ㄇㄣˊ ㄑㄩˇ ㄗㄨㄟˋ漢語拼音︰bān mén qǔ zuì釋義︰在行家面前賣弄才能,招來不自量力之咎。見「班門弄斧」條。 01.《人中畫.風流配.第一回》 :「況西蜀小子陋學之才,焉敢班門取罪?」 
雞鳴狗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2) 傳:音ㄓㄨㄢˋ,驛站。 (13) 關法:通關的規定。 (14) 雞鳴而出客:等清晨雞鳴才能放行旅客。 (15) 食頃:吃一頓飯的功夫。形容時間很短。
螳臂當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你知道螳螂嗎?一隻螳螂站在車道中奮舉雙臂,想要阻擋行進中的車子,這是不知自己無法勝任,高估了自身的才能。你要警惕和謹慎啊!想要運用才學把太子教好,和螳螂想要擋下車子,其實是差不多的行為。」後來「螳臂當車」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不自量力。至於「螳臂當車」的「當」字讀音,有ㄉㄤ、ㄉㄤˇ二種說法:若貼緊典故原文「怒其臂以當車轍」句,當理解為「螳螂舉臂立於車行路線中」,「當」讀為ㄉㄤ;今人理解此語,則常將「當」視為「擋」的假借,全句則解為「螳螂舉臂阻擋行車」,「當」讀為ㄉㄤˇ。
懷才不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懷有才能卻際遇不佳,不受重用。《喻世明言.卷五.窮馬周遭際賣䭔媼》:「眼見別人才學萬倍不如他的,一個個出身通顯,享用爵祿,偏則自家懷才不遇。」
悲天憫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韓愈〈爭臣1>論〉(據《全唐文.卷五五七.韓愈》引)自古聖人賢士皆非有求於聞用也,閔其時之不平,人之不乂,得其道,不敢獨善其身,而必以兼濟天下也,孜孜矻矻,死而後已。故禹2>過家門不入,孔席不暇暖3>,而墨突不得黔4>,彼二聖一賢者,豈不知自安佚5>之為樂哉?誠畏天命而悲人窮也。夫天授人以賢聖才能,豈使自有餘而已?誠欲以補其不足者也,耳目之於身也,耳司聞而目司見,聽其是非,視其險易,然後身得安焉。聖賢者,時人之耳目也;時人者,聖賢之身也。且陽子6>之不賢,則將役於賢以奉其上矣;若果賢,則固畏天命而閔7>人窮也,惡8>得以自暇逸乎哉? 〔注解〕 (1) 爭臣:能直言規勸國君過錯的臣子。 ...
近悅遠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德澤廣被,使境內的人心悅誠服,遠方境外的人也都紛紛前來歸附。語本《論語.子路》[例]推行仁政,才能近悅遠來。
道聽塗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所以為有德者所棄也。亦自棄其德也。」意思就是說,一個人如果想要對人講述道理,必先鑽研日久,有所心得,才能對人講述,在道路上隨便聽到的消息,一定很多謬誤,不能輕易相信,更不能當成是真的,逕向他人轉述,如果這樣去做,便是自己毀棄自己的德行。後來「道聽塗說」演變為成語,泛指沒有經過證實、缺乏根據的話。
三顧茅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徐庶(三國時■州長社人,爲著名謀土)和司馬徽(三國時■洲陽翟人,也是著名謀士)說諸葛亮很有學識,又有才能,就和關羽、張飛帶著禮物到隆中(現今湖北襄陽縣)臥龍崗去請諸葛亮出來幫助他替國家做事。恰巧諸葛亮這天出去了,劉備只得失望地轉回去。不久,劉備又和關羽、張飛冒看大風雪第二次去請。不料諸葛亮又出外閑遊去了。張飛本不願意再來,見諸葛亮不在家,就催著要回去。劉備只得留下一封信,表達自己對諸葛亮的敬佩和請他出來幫助自己挽救國家危險局面的意思。過了一些時候,劉備吃了三天素,準備再去請諸葛亮。關羽說諸葛亮也許是徒有一個虛名,未必有真...
胸有成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生長情形和姿態變化。文與可曾告訴蘇軾說:「畫竹之前,胸中必須先有竹子的完整形象,然後心手相應,如此才能將竹子生動的神韻表現得淋漓盡致。」這段文字成為古代重要的繪畫理論。後來「胸有成竹」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處事有定見。
共襄盛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共同贊助,合力完成。如:「愛心活動需要大家共襄盛舉,才能成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