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鬼斧神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國時魯國有一個善於製作木鐘的工匠梓慶,他做的「鐻」(ㄐㄩˋ)大家都稱讚說手工非常精妙,好像是鬼神才能做得出來。魯侯問他說:「你是用什麼技術做的?」梓慶回答說:「我只是個工人,哪有什麼技術可言?也許是因為我在製作前先齋戒一段時間,使心中潔淨,沒有外界的干擾和雜念,讓心神能專一。然後我到山林中觀察樹種的本質和特性,挑選最合用的木質才下手施工。用最自然的我雕琢最自然的木質,做出這樣的成品,或許就是這個緣故吧!」後來「鬼斧神工」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被用來形容技藝精巧,非人力所能及。
居安思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處在安樂的環境中,要想到隨時可能出現的危險和困境。[例]平時就應居安思危,及早做好防災準備,才能減少災害損失。
敬業樂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這時候可以稱之為小成。九年時知識通達,能夠觸類旁通,遇事不惑而且不違背師訓,就可以稱之為大成。這時候才能夠教化人民,移風易俗,然後附近的人都心悅誠服,遠方的人也都來歸附。這是大學教育的方法與次第。古書說:螞蟻時時學習啣泥,然後才能成大垤。就是這個意思。 補充相似詞: 實例小華向來敬業樂群,深深獲得老師與同學的肯定。 參考資料http://tw.18dao.net/%E6%88%90%E8%AA%9E%E8%A9%9E%E5%85%B8/%E6%95...
創制與複決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任擇複決係指公民或相關有權機關要求時,交付複決之情形,而強制複決則是指由議會通過之法案仍須經人民複決才能有效成立。在直接立法的國家,對於普通法案傾向任擇複決,因其目的在於補救立法機關立法上的失當。簡單來說,複決權係指人民依據投票之方式表達其意見,決定是否同意議會所通過之法案。而複決權又與創制權相輔相成,此兩類權利又被稱為「公民投票權」,公民投票法實為一創制權與複決權之實現。(註1) 公民投票而最廣義的公民投票係指公民直接對人或對社會議題、法案等事,以投票表達意見,依據公民投票所涉及之決策議題可分為超越憲法的公民投票及憲法...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離開,但被守園人發現而指責了一頓。此事讓莊子悶悶不樂了三天,並體悟到唯有隨時保有真我,不為外物干擾,才能避於禍害。「螳螂捕蟬」這句成語就是由這件事化出,用來比喻眼光短淺,只貪圖眼前的利益而忽略背後隱藏的危險。  另外,在漢朝劉向《說苑》中亦載有一事:春秋時代,吳王想發兵攻打楚國,而且不准任何人對此事進諫。有個隨侍想勸阻他,卻又不敢,於是故意在早上拿著彈弓到庭院裡,讓露水沾溼他的衣服。如此連續三天,吳王問他說:「你為什麼要這樣呢?」他便回答:「有隻蟬在樹上唱歌,不知螳螂在後面要抓牠。同樣的,螳螂忙著捕蟬,也不知道身後有隻黃雀要吃牠。黃雀則是伸著脖子要啄螳螂,也不知道我在樹下準備把牠射下。牠們三個...
凱勒(J._Keller)ARCS動機模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ce(信心)、Satisfaction(滿足)四個要素,強調引起學習者的動機必須配合此四要素的運用,才能達到激勵學生學習的作用。Keller 認為ARCS 動機設計模式適用於所有年紀的學習者,其架構乃根據:對能在課程中引起高度動機之教學者的實務觀察行歸納分析。對當今的學習動機理論(如:Gagne,Bruner,Bandura,Weiner 等人之理論)作一個演繹分析復加以歸納而成。因此ARCS 模式整合了我們已知的許多動機理論,動機理論的提出在於強化系統化的教學設計,使教材的設計更能符合激勵學習者的參與及互動,並提供了理...
初出茅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他打天下。這也就是劉備「三顧茅廬」的經過。當時對於諸葛亮如此備受禮遇,遭到許多人側目,認為他並無多大才能。在諸葛亮來到軍中不久,曹操派夏侯惇領十萬大軍來攻。由於兩方軍力懸殊,形勢危急,諸葛亮於是利用博望坡地形狹小的特性和曹軍輕敵的心理設下計謀。他指派趙雲為前部,交戰時佯裝打不過,引夏侯惇的軍隊深入博望坡,趁機發動火攻,事先埋伏在一旁的軍隊再一擁而上。夏侯惇果真中計,等到發現不對勁時已經來不及,結果士兵死傷慘重,劉備軍隊大獲全勝。《三國演義》的作者並以一首詩來形容諸葛亮:「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揮如意笑談中。直須驚破曹公膽,初出茅廬第一功。」藉此來讚揚諸葛亮的神機妙算,才出山就立下功勞。後來「初出茅...
弄巧成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想賣弄才能、聰明,卻反而做了蠢事。比喻枉費心機。※語或出《五燈會元.卷三.江西馬祖道一禪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有關文學方面的才能。如:「文武雙全」。《國語.周語中》:「武不可覿,文不可匿。」
見異思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管子.小匡》篇中,記載了春秋時,齊桓公問丞相管仲說:「要怎樣才能讓人民生活安定,成就人民的事業?」管仲回答說:「士、農、工、商這四種身分的人不可以雜處而居,不然就會混亂,無法各司其職。所以聖王的時代,士都住在環境清淨的地方、農民一定住在田野鄉間、從事勞動的人一定住在官府附近、經商的人一定住靠近市場的地方。士如果能聚居在清幽的地方,那麼從早到晚、從小到大都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習義、孝、敬、愛、悌等處世原則,他們的心就可以安定下來,不會受到別的事物干擾而改變他們的意志。後來「見異思遷」這句成語,就從原文中的「見異物而遷焉」演變而出,比喻意志不堅定。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