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2.436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懲前毖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政權交還給他,讓他自理朝政。正式接管朝政這一天,周成王前往宗廟典祭祖先。在祭祀儀式上,周成王對着他的文武大臣講了話。他回顧了以往的歷史教訓,並說:「我一定要‘懲前毖後’(從以前所受的懲戒中,汲取教訓,小心謹慎的辦事,以免再遭禍害)。」 近義殷鑒不遠 反義重蹈覆轍 造句失敗並不可怕,只要能懲前毖後,成功將指日可待。
酒囊飯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譏稱只會吃喝,而不會辦事的無能之人。參見「飯坑酒囊」條。《類說.卷二二.引荊湖近事》:「馬氏奢僭,諸院王子僕從烜赫,文武之道,未嘗留意,時謂之酒囊飯袋。」《三俠五義》第六○回:「這樣的酒囊飯袋的人,也敢稱個『俠』字,真真令人可笑!」
駭人聽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隋書.卷六九.王劭列傳》劭在著作,將二十年,專典國史,撰《隋書》八十卷。多錄口敕,又採迂怪不經之語及委巷之言,以類相從,為其題目,辭義繁雜,無足稱者,遂使隋代文武名臣列將善惡之跡,堙沒無聞。初撰《齊誌》,為編年體,二十卷,復為《齊書》紀傳一百卷,及《平賊記》三卷。或文詞鄙野,或不軌不物1>,駭人視聽,大為有識所嗤鄙2>,然其採擿經史謬誤,為《讀書記》三十卷,時人服其精博。 〔注解〕 (1) 不軌不物:超出常軌,不合法度。 (2) 嗤鄙:輕視、不屑。嗤,音ㄔ。
深謀遠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徒,惟競榮利,無深謀遠略。」 02.明.無名氏《吳起敵秦.第二折》:「賢士,小官在公子前,舉薦賢士文武英才,深謀遠略。」 參考詞語︰深謀遠猷注音︰ㄕㄣ ㄇㄡˊ ㄩㄢˇ |ㄡˊ漢語拼音︰shēn móu yuǎn yóu釋義︰猷,謀。「深謀遠猷」即「深謀遠慮」。見「深謀遠慮」條。 01.《晉書.卷六.元帝紀》:「陛下明並日月,無幽不燭,深謀遠猷,出自胸懷。」 參考詞語︰慮遠謀深注音︰ㄌㄩˋ ㄩㄢˇ ㄇㄡˊ ㄕㄣ漢語拼音︰lǜ yuǎn móu shēn釋義︰猶「深謀遠慮」。見「深謀遠慮」條。 01.《周書.卷六.武帝紀論》:「高祖纘業,未親萬機,慮遠謀深,以蒙養工。」 參考詞語︰遠慮深謀注...
允文允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文武兼備
有備無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清史稿.卷一五八.邦交志六》:「密飭沿海文武營縣,及各口稅關員役,嚴行稽查,水師兵船不時哨巡,以為有備無患之計。」
三寸不爛之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史記.卷七六.平原君虞卿列傳.平原君》秦之圍邯鄲,趙使平原君求救,合從於楚,約與食客門下有勇力文武備具者二十人偕。平原君曰:「使文能取勝,則善矣。文不能取勝,則歃血於華屋之下,必得定從而還。士不外索,取於食客門下足矣。」得十九人,餘無可取者,無以滿二十人。門下有毛遂者,前,自贊於平原君曰:「遂聞君將合從於楚,約與食客門下二十人偕,不外索。今少一人,願君即以遂備員而行矣。」……平原君1>已定從2>而歸,歸至於趙,曰:「勝不敢復相3>士。勝相士多者千人,寡者百數,自以為不失天下之士,今乃於毛先生而失之也。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趙重於九鼎大呂4>。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彊5>於百萬之師。勝不敢復相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頌揚。如:「歌功頌德」。《漢書.卷六二.司馬遷傳》:「夫天下稱周公,言其能論歌文武之德,宣周召之風。」唐.李白〈天長節使鄂州刺史韋公德政碑〉:「噫大塊之氣,歌炎漢之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典範。《書經.蔡仲之命》:「爾乃邁跡自身,克勤無怠,以垂憲乃後。」《詩經.小雅.六月》:「文武吉甫,萬邦為憲。」
鳴琴垂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垂拱,垂衣拱手,不親理專務。「鳴琴垂拱」比喻無為而治。唐.魏徵〈諫太宗十思疏〉:「文武爭馳,君臣無事,可以盡豫遊之樂,可以養松喬之壽,鳴琴垂拱,不言而化。」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