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左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人。清朝的紀昀在《四庫全書總目》中卻仍然認為是左丘明所著。劉逢祿《左氏春秋考證》認為是劉歆所作。康有為亦認為是劉歆所作《新學偽經考·漢書藝文志辨偽》。錢穆在《劉向歆父子年表》中指出不可能是劉歆的作品錢穆《劉向歆父子年表》:“劉向卒在成帝綏和元年,劉歆復領五經在二年,爭立古文經博士在哀帝建平元年,去向卒不逾二年,去歆領校五經才數月。謂歆遍偽群經,在向未死之前乎?將向既卒之後乎?向未死之前,歆已遍偽諸經,向何弗知?不可通一也。”。今人童書業則認為是吳起所作,郭沫若也主張《左傳》成書於吳起《青銅時代·述吳起》中認為:“吳起去...
百廢俱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許多原已荒廢鬆弛的事情都已重新興辦。比喻任事振作有為。《清史稿.卷二七三.郎廷佐傳》:「四川屢經兵燹,廷相蒞任,百廢俱興,民不知擾。」也作「百廢備舉」、「百廢俱舉」。
新好男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八十年代末期對理想男性的一種稱呼,相對於「新好女人」。當時指生活態度認真,具有幽默感,可信賴,重視家庭,願意分擔家務,體貼女性,能讓對方感到安適的男性。今泛指具備當代理想特質的男性。
生存本能(Eros)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性慾中,愛慾的出現是最為確定且無庸置疑的,佛洛依德因而將「生存本能」視為:「把兩種(性慾與愛慾)存有為了繁衍目標而聚在一起的力量。」然而,由於佛洛依德認為本能是融合性的,在現實實務中,性慾也同時包含某些死亡本能。佛洛依德從己身的男性、異性戀觀點,將性行為描述成一種攻擊動作(亦即插入動作),以成為最深度的親密。他認為所有的衝動,不管是性的,或非性的,都有類似的混合性質。 參考文獻呂俐安等譯(1998)。臨床心理學:概念、方法與專業 Clinical Psychology:Concepts,Methods & Profes...
家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定義2 家長的類型與互動方式3 關鍵字4 參考資料 定義學生來自不同的家庭,有雙薪家庭,也有為數不少的單親家庭,除了家庭的婚姻狀況外,家庭成員人數及組成結構,如祖父母、繼父母、叔叔、伯伯姑姑、阿姨、舅舅、兄弟姐妹等,以及家長的社會經濟地位、文化背景、教育程度、教養態度和方式、對學校的看法均有所不同。教師對於學生的家庭背景,應了解有上述因素的複雜性,學生所表現出來的行為不能簡單化約成是一、兩個家庭因素所造成的。《民法》第1122條規定:「稱家者,位以永久共同生活為目的而同居之親屬團體。」第1123條規定:「家置家長...
太平盛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下安定,國家興盛的時代。《兒女英雄傳》第三○回:「講到今日之下,大爺,你生在這太平盛世,又正當有為之年,玉食錦衣,高堂大廈,我合妹妹兩個,雖道不算美人,且幸不為嫫母。」
夢幻泡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空虛不真實。《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鶯鶯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者在描寫張生的時候,首先寫他外貌出眾且守禮安分的一面,又寫他救了崔氏母女一家的義舉,表現出來的是一個有為的青年形象。而後又不著痕跡地寫他見了鶯鶯後「幾不自持」、急於到手的舉動,突顯出此人性格中看似矛盾的一面;但其實這並不是矛盾,而是作者善於把人物的性格通過自己的活動去顯現出來。至於文中讚許張生為「善補過」者,認為張生離棄鶯鶯乃是理所當然之事,足證唐朝士人舉子們的價值觀與婚姻觀。唐朝時士人最大的心願之一便是娶「五姓女」-即五大姓的名門閨秀,這是令仕途飛黃騰達的最好機會。以張生的立場而言,倘若他是個現實主義者,當然不會為了娶...
警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警覺省悟。[例]這則社會新聞,應足以使所有為人父母者警醒,多關心自己的孩子。
清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品行清高的人。[例]他們廉潔有為,是社會上的一股清流。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