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1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090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戊戌變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源由2 經過3 關鍵字4 出處 源由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註1.),中國竟然被鄰邊小國日本給打敗,訂立城下之盟─馬關條約(註2.)。這次戰爭一方面宣布了以官僚為主體的洋務運動破產,一方面也激起中國知識分子對日本所以強大的探討,認為日本之強乃源於明治維新的政治改革─立憲政治,因此才有康有為、梁啟超等「以日本明治之政為政法」的理念,也就是說模仿明治維新,實行政治改革,推行立憲政治,才是中國富強之道。在客觀方面,中日甲午戰爭之後,中國已面臨空前危機,不圖改革即有滅亡的可能。列強都享有最惠國待遇,因此貿易性質遂由以前...
商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與國外通商的地方。可分為自行開放和按照條約開放兩種。也稱為「通商口岸」。
奇恥大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重大的恥辱。如:「滿清時期和各國訂定的不平等條約,對中華兒女來說,是歷史上的奇恥大辱。」
簽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訂立合約、協議,並簽名以示同意。如:「簽訂條約」、「房屋交易務必簽訂買賣合約,來保障雙方的權益。」《清史稿.卷一四九.交通志一》:「廣九為英人請辦五路之一,二十五年簽訂草約,懸而未定者也。」
邱逢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丘逢甲(1864~1912),一名倉海,字仙根,臺灣苗栗人。中日馬關條約割讓臺灣後曾發起建立「臺灣民主國」,最終失敗內渡中國。(註1)目錄1 生平1.1 早年1.2 臺灣民主國的失敗1.3 抱憾遺民2 詩作選錄3 參考書目 生平 早年丘逢甲生於同治3年(1864)淡水廳銅鑼灣(今苗栗銅鑼),自幼聰穎過人,據說7歲能做詩、26歲考取進士,有「東寧才子」之稱。因為目賭官場腐敗,藉口辭官返臺(官員須迴避本籍),以教育為職志投入各書院講課。(註2) 臺灣民主國的失敗光緒20年(1894)馬關
履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踐履契約、條約或預先約定的事項。如:「答應別人的事就必須履約,否則信用掃地。」
金字招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指商店用金粉塗字的招牌。後用以比喻商店資金雄厚,信譽卓著。如:「這家老店可是金字招牌,店裡的貨品全是一流的。」亦比喻向人炫耀的名義或稱號。《孽海花》第二五回:「珏齋卻只出使了一次朝鮮,辦結了甲申金玉均一案,又曾同威毅伯和日本伊藤博文定了出兵朝鮮彼此知會的條約,總算一帆風順,文武全才的金字招牌,還高高掛著。」
締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訂立條約。[例]本公司近日將與外國公司締約,共同推廣新產品。
三人市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三人成虎」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戰國策.魏策二》載,戰國時代,各國彼此互相攻伐,往往造成國勢衰弱,民不聊生。有些國家為了避免長年戰爭,便和其他國家簽訂友好條約,互相結為同盟,不再互相攻打。為了表示自己絕對會信守諾言,還會將自己國家的太子送到對方國家作為人質。在這種情況下,魏國的太子便被送往趙國作人質,魏王還派大臣龐葱隨行。龐葱知道朝廷之中經常有謠言中傷自己,這次前往趙國也不知道何時才會回來,他害怕魏王會聽信這些謠言,就在臨行之前去找魏王,說道:「大王,如果今天有一個人告訴大王,大街上出現了一隻老虎,大王會相信嗎?」魏王回答:「不會相信。」龐葱又問:「如果有第二個人說大街上出現了...
契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條約、公約、合同、協定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